文学知识(二) 黄兵明.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知识 (二) 黄兵明 主编 北京银冠电子出版有限公司 目 录 ◎宋词鉴赏 1 ◎词学名词释义 22 文 学知 识 ◎宋词鉴赏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 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唐诗的兴盛和发展,达到了古代诗歌史上的巅 峰。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 广义来说,词本属诗之一体,然逐渐与传统诗歌分庭 抗礼,经宋代无数词人于此倾注深情,寄托豪兴,驰 骋才华,精心琢磨,创作出大量晶莹、灿烂、温润、 磊落,反映时代精神风貌而且具有不同于传统诗歌艺 术魅力的瑰宝,遂与唐诗如峰并峙,各有千秋。 近代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之为体, 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 方。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这里比较诗词体制的短 长,也是对唐宋之诗与词进行比较,抓住关键,颇具 特识,当然也不可能将两者特征全部概括。下面拟就 词体的特殊性与审美价值、宋词的基本风貌作浮光掠 影的介绍,附述一些有关词的常识,以供读者参考。 一、曲子词与长短句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 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 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 ·1· 文 学知 识 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 我国古代诗乐一体,《诗三百篇》与汉魏六朝乐 府诗大都是合于音乐而可歌唱的。“乐府”原为汉时 政府音乐机关之名。汉以后的五、七言古体诗和唐以 后的近体诗始为徒诗而不可歌。唐人的拟乐府古题与 新乐府不再合乐,实为古体诗了。 唐代绝句也有可 配乐歌唱的, 或称“唐人乐府”,有时与词相混, 如《阳关曲》、《杨柳枝》等,也被作为词调名。 唐宋之词,系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可说是 前代乐府民歌的变种。当时新兴乐曲主要系民间乐曲 和边疆少数民族及域外传入的曲调,其章节抑场抗 坠、变化多端,与以“中和”为主的传统音乐大异其 趣;歌词的句式也随之长短、错落、奇偶相间,比起 大体整齐的传统古近体诗歌来大有发展,具有特殊表 现力。曲子词、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之名由此而 得。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曲 调的名称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 叫做“词调”或“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 或“填词”。宋词唱法虽早已失传,但读者当时的倚 声或后来依谱所填的词,仍然可以从其字里行间感受 到音乐节奏之美,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 激昂,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别有一种感染力 ·2· 文 学知 识 量。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 “中调”或“长调”。有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 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有的主张62 字以内为小令, 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词 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分词调 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 叠”“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片” 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 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虽分片, 仍属一首。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 续,有承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片(或换头) 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我们看到宋代许多词人于 此惨淡经营,创造出离合回旋、若往若还、前后映照 的艺术妙境,在一首词中增添了层次、深度和荡漾波 澜。 大部分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押韵也变化多端。例 如为唐宋词人所常用的词调《菩萨蛮》,系唐代时据 从东南亚传入的乐曲所制。北宋魏夫人依此调所填的 词云: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 出墙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 ·3· 文 学知 识 离人犹未归。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