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四章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主要设备与仪器 第一节 生物安全柜 一、生物安全柜概述 生物安全柜的基本设计已经历了多次改进。 主要的变化是在排风系统增加了HEPA(High Effie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过滤器。对于直径0.3μm 的颗粒,HEPA 过滤器可以截留99.97%,而对于更大或更小的颗粒则可以截留99.99%。HEPA 过滤器能够有效地截留所有已知传染因子,并确保从安全柜中排出的是完全不含微生物的空气。 生物安全柜设计中的第二个改进是将经HEPA 过滤的空气输送到工作台面上,从而保护工作台面上的物品不受污染。 生物安全柜的选择 1. I级生物安全柜 2. II级生物安全柜 II 级生物安全柜能够为人员、环境和产品提供保护。 用途:进行生物安全水平1、2、3级相关的操作。 II级生物安全柜的种类 II级A2型生物安全柜 3. III级生物安全柜 生物安全柜的选择 二、生物安全柜的使用 (一)个人防护要求: ①使用生物安全柜时必须穿个人防护服,戴手套(手套应套在隔离衣的外面) ②最好带口罩和帽子,根据需要带防护眼罩或者面罩。 ③工作之前,操作者应调节凳子高度确保自己的脸在开口之上。 (二)生物安全柜内物品摆放原则: ①按照从洁净区到污染区的方向摆放。 ②所有物品尽可能放在远离前格栅,靠近操作台后缘的位置。 ③将废弃物袋、盛放废弃吸管的托盘以及吸滤瓶等体积较大的物品放在柜内某一侧。 ④前格栅不能被实验记录本、仪器设备或者其他物品阻挡。 (三)生物安全柜的操作流程: (四)生物安全柜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安全柜只有在工作正常时才能使用。 ②双臂垂直缓慢进入前面的开口,在生物安全柜中等待大约一分钟,以使安全柜调整完毕后才可对物品进行处理。 ③废弃物应丢弃在生物安全柜内的处理容器中,避免胳膊在前开口处快速移动和频繁进出,以免干扰气流。 ④尽量避免污染的物品进入洁净区。 ⑤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操作时,不能进行文字工作。 ⑥柜内所有的工作要在工作面的中部或后部进行,并能从观察面板中看到。 ⑦前送风格栅不得被便签、滴管、或其他材料堵住,否则会干扰气流从而可能使材料受到污染,使人员处在暴露状态。 ⑧清洁和消毒:应在每次工作完成后及一天结束时,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清洁安全柜的表面。 ⑨柜子的风扇在工作开始前和工作完成后要再各运行5分钟。 三、超净工作台 超净工作台是为保护试验样品而设计,通过吹过工作区域的层流空气防止试验样品受粉尘或细菌的污染。 水平层流的洁净台原理图 生物安全柜与超净工作台的区别 除了了解安全柜各项性能指标,最好最快最方便鉴别安全柜安全性能的方法是了解您购买的安全柜是否获得过以下几项主要的国际安全柜认证: EN12469 (欧洲生物安全柜统一标准) NSF49 (美国生物安全柜标准-二级生物安全柜) AS2252.2 (澳洲生物安全柜标准-二级生物安全柜) JIS K3800 (日本生物安全柜标准) 第二节 灭菌器 一、概念: 泛指能达到灭菌要求的一切设备,即能在一定时间内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的设备,灭菌的保证水平为10-6 (即一件物品经灭菌处理后仍然有微生物存活的概率为10-6)。 二、灭菌器的种类: 1. 高压蒸汽灭菌器―最常用 2. 干热灭菌器 3. 环氧乙烷灭菌器和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 三、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的注意事项 1.需要灭菌的各种包裹不应过大过紧。 2.放入灭菌器内的包裹‘不能排得太紧。 3.定期做好灭菌效果检测。 4.易燃易爆物品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5.瓶装液体灭菌时,所盛液体不超过瓶体积的3/4 。 6.每次灭菌前,应检查安全阀的性能是否良好,使用中也 应密切观察运行是否正常,及时发现问题,以免发生意 外。 7.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过程中,应注意排尽灭菌器内冷空 气。 8.达到灭菌时间后,关闭电源,使压力自然下降,压力指针 到“0”后,方可打开锅盖。 原核生物型微生物: 包括两个菌(细菌、放线菌),四个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第 五 章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及特点 原核生物型微生物的特点: 1. 大部分细菌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