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现代精华文库——鲁迅热风精选 鲁迅.pdfVIP

中华现代精华文库——鲁迅热风精选 鲁迅.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现代精华文库 鲁迅文集 热风 鲁迅 著 鲁迅文集 ·1· 目录 “一是之学说”……………………………………………………3 “以震其艰深”……………………………………………………5 不懂的音译 一……………………………………………………………………6 二……………………………………………………………………8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10 儿歌的“反动”……………………………………………………12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13 估《学衡》…………………………………………………………15 即小见大……………………………………………………………18 事实胜于雄辩………………………………………………………19 所谓“国学”………………………………………………………20 题记…………………………………………………………………22 望勿“纠正”………………………………………………………24 为“俄国歌剧团”…………………………………………………26 无题…………………………………………………………………28 智识即罪恶…………………………………………………………30 随感录二十五………………………………………………………34 随感录 33…………………………………………………………36 随感录 35…………………………………………………………40 随感录 36…………………………………………………………42 随感录 37…………………………………………………………43 鲁迅文集 ·2· 随感录 38………………………………………………………44 随感录 56………………………………………………………48 随感录 57………………………………………………………50 随感录 58………………………………………………………51 随感录 59………………………………………………………53 随感录 61………………………………………………………56 随感录 62………………………………………………………58 随感录 65………………………………………………………59 随感录 63………………………………………………………60 随感录 66………………………………………………………62 随感录 64………………………………………………………63 鲁迅文集 ·3· “一是之学说” 我从《学灯》上看见驳吴宓君《新文化运动之反应》这一 篇文章之后,才去寻《中华新报》来看他的原文。 那是一篇浩浩洋洋的长文,该有一万多字罢,— — 而且还 有作者吴宓君的照相。记者又在论前介绍说 ,“泾阳吴宓君美 国哈佛大学硕士现为国立东南大学西洋文学教授君既精通西方 文学得其神髓而国学复涵养甚深近主撰学衡杂志以提倡实学为 任时论崇之 ”。 但这篇大文的内容是很简单的。说大意,就是新文化本也 可以提倡的,但提倡者“当思以博大之眼光。宽宏之态度。肆 力学术。深窥精研。观其全体。而贯通澈悟。然后平情衡理。 执中驭物。造成一是之学说。融合中西之精华。以为一国一时 之用 。”而可恨“近年有所谓新文化运动者。本其偏激之主张。 佐以宣传之良法。……加之喜新盲从者之多 。”便忽而声势浩 大起来。殊不知“物极必反。理有固然 。”于是“近顷于新文 化运动怀疑而批评之书报渐多”了。这就谓之“新文化运动之 反应 ”。然而“又所谓反应者非反抗之谓……读者幸勿因吾论 列于此。而遂疑其为不赞成新文化者”云。 反应的书报一共举了七种,大体上都是“执中驭物 ”,宣 传“正轨”的新文化的。现在我也来绍介一回:一《民心周报》, 二《经世报》,三《亚洲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