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保护膜标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DX 1—2014(第二版) PAGE \* MERGEFORMAT 2 ICS?55.404 A 80 备案号:QB/441900 Q/DX 东莞市大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DX 1—2014(第二版) 代替:Q/DX 1-2014(第一版) 屏幕保护膜 2014 - 04 – 20发布 2014 – 05 – 20实施 东莞市大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 Q/DX 1—2014(第二版) PAGE \* MERGEFORMAT 1 前??言 本标准是对Q/DX 1-2014(第一版)《屏幕保护膜》的修订,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Q/DX 1-2014(第一版)同时废止。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制,作为组织生产和质量监督检验的依据。 本标准与Q/DX 1-2014(第一版)相比,主要差异: 1、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删减 HYPERLINK /detail/64369.html \t _blank GB/T 2792、 HYPERLINK /detail/66615.html \t _blank GB/T 4851; 2、技术要求中删减持粘力、剥离力、摩擦度技术要求,调整了硬度、透光率、雾度指标; 3、试验方法中删减粘力、剥离力、摩擦度检测方法。 本标准由东莞市大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苏清海。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14年2 本标准首次修订日期:2014年4月20日。 本标准有效日期至:2017年5 屏幕保护膜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屏幕保护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PP、PVC、PET、和ARM塑料为材质,经分料、印刷、模切等工序加工成一种贴在屏幕表面,起保护屏幕作用的塑料膜。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2008,ISO 780:1997,IDT) HYPERLINK /detail/195347.html \t _blank GB/T 241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GB/T 2410-2008,ASTM D1003:2007,IDT)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12,ISO 2859-1:1999,IDT) GB/T 4852 压敏胶粘带初粘性试验方法(滚球法)(GB/T 4852-2002,JIS Z0237:1991,IDT) 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6739-2006,ISO 15184:1998,IDT) 技术要求 外观要求 无刮花、发白、刀口、毛边、汽泡、压痕、杂质、脏污、翘边,图案清晰无杂质。 尺寸 根据客户要求来定,偏差≤1% 。 油墨附着力 3M测试,无掉墨。 初粘力为3号钢球。 硬度为≥2H 透光率:高透材料≥90%;磨砂料≥85%。 雾度≤1.7%。 高低温测试无异常。 试验方法 外观检查 外观用手感、目测进行检查。 尺寸测试 用精度为0.1mm的量具测量。 油墨附着力测试 用3M胶带粘到油墨测试面上粘紧,然后用手剥离胶带,仔细观察胶带上是否粘有油墨。 初粘力测试 按GB/T 4852试验方法进行。 硬度试验 用GB/T 6739-2006实验方法进行。 透光率和雾度测试 按 HYPERLINK /detail/195347.html \t _blank GB/T 2410方法进行测试。 高低温测试 用高低温测试机,按以下条件进行测试:-10℃测试24H、60℃测试24H、 检验规则 以同一牌号、同一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类产品为一批,每批产品必须经生产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方可出厂。 产品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包括3.1、3.2、3.3、3.4、3.6、3.7项。 出厂检验按GB/T 2828.1-2012规定的正常一次抽样方案,检验水平为Ⅱ,接收质量限(AQL)为4。 出厂检验项目出现不合格项时,在同批产品中抽取双倍的样片进行复检,复检没出现不合格项,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如复检仍出现不合格项,则判定此批产品不合格。 型式试验 在以下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鉴定时; b) 正常生产时,每年检验一次; c) 停产半年以上再投产时; d) 设计中主要材料、零配件的变动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