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 王阳明图传 │
前
言
一
王阳明(1472— 1529 ),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浙江余姚人,明
代大儒,以“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著称。本书是一本独特的王阳
明传,将明代冯梦龙的《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以下简称
《靖乱录》)、邹守益的《王阳明先生图谱》(以下简称《图谱》)合而为
一,并加详注而成。冯梦龙文笔超绝,《靖乱录》是推动阳明传奇故事广
泛流传的重要媒介。《靖乱录》原文包括正文和眉批,本书予以标点分
章分段,并将《图谱》中全部 29 幅图分别插入正文相应的位置。除此之
外,本书还增加了大量注释和三幅王阳明手迹。注释主要分五类:校勘
记、生僻词语注释、引文查证、传奇故事增补、征引相关史料及研究成果
以考证相关史实或提供其他说法。王阳明的三幅墨宝置于相关的正文
之后,并加释读。
│ │
001
│ 王阳明图传 │
阳明学以 “致良知”为宗旨,良知是真知,致良知是真行,知行合一,
方是真学问。本书生动展现了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以及阳明学千
锤百炼始成金的历程:少年王阳明以立志成圣贤为人生第一等事,龙场
悟道确立学旨,通过知县庐陵、平山贼匪患、靖宁藩叛乱等实践和发展
阳明学。事功是良知学的试金石,用兵屡建奇功基于“学问纯笃,养得
①
此心不动”; 涵育内在道德之本与外在事功协同促进,成就一代大儒。
《图谱》的作者是王阳明的弟子邹守益。邹守益(1491— 1562 ),字
谦之,号东廓,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王阳明的主要事功在江西完成,
一生精神俱在江右。邹守益是从学王阳明最早者之一,是江右王门领
袖;在学问上深得阳明真传,在培养弟子方面亦卓有建树,其子邹善,其
孙邹德涵、邹德溥、邹德泳均是阳明后学中重要人物。江右王门能够兴
盛不衰,其中邹氏家族起了重要作用。嘉靖丁巳(1557 ),来自浙中王门
的学使王宗沐视学吉安时,与邹守益共倡讲会,并为《图谱》作序。王
宗沐认为,孔子的内在精神固然是根本,但其肖像形貌亦可以引发学子
信心、坚定其信念,“三千笃信,沦浃肌髓,一旦泰山颓坏,众志茕然,如
孺子之丧慈母,无所依归”,“苟一有所存焉,亦足以收其将散之心,而植
其未废之教”。这同样适用于王阳明:
阳明王先生天挺间出……功业、理学盖宇宙百世师矣。当时及门
之士,相与依据尊信,不啻三千之徒。今没才三十年,学亦稍稍失指趣。
高弟安成东廓邹公辈相与绘图勒石,取先生平生经历之所及,与功用之
大,谱而载焉。……余少慕先生,十四岁游会稽,而先生已没。两官先
生旧游之地,凡事先生者皆问而得概焉,然不若披图而溯之为尤详也。
│ │
002
│ 王阳明图传 │
│ │
003
│ 王阳明图传 │
以余之尤有待于是,则后世可知,而邹公之意远矣。
由序言可知《图谱》之由来,同时也显示出《图谱》中图像的真实性与
重要性,是后学追思王阳明的重要依据。王宗沐的盛赞反映出邹守益
苦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