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研究生招生-华侨大学.DOC

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研究生招生-华侨大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研究生招生-华侨大学

PAGE 第 PAGE 2页,共 NUMPAGES 6页 2018年华侨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招生学院: 化工学院 招生专业: 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科目名称: 微生物学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绪论(10分)、微生物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20分)、微生物营养(15分)、微生物代谢(15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5分)、病毒(10分)、微生物遗传(10分)、微生物生态(15分)、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20分)、微生物多样性(10分)、微生物生物技术(1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30分),共10道; 2.问答题(80分),共10-15道; 3.实验设计题(40分),共3-5道; 二、考查目标 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于微生物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章:绪论 1. 明确微生物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2. 微生物、微生物种类及其基本生命特征 3. 微生物学及其研究内容 4.微生物的发现、发生发展和展望 5.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微生物最突出的生命特征是什么? 微生物学主要包括哪些研究内容?微生物在生命科学发展中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二章:微生物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 1. 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2. 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古菌、真菌)形态学特征(个体和群体特征) 3. 原核微生物的结构(一般与特殊)与功能、 4. 真核微生物细胞膜 5. 原核微生物细胞膜 6. 古菌和真细菌细胞膜 7. 原核微生物细胞质和内含物 8. 原核微生物细胞的特殊结构 重点:掌握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细胞最重要区别。各类型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放线菌、古菌、霉菌和酵母菌细胞的个体和群体形态特征。原核微生物细胞的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主要包括哪些组成部分。掌握细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重要不同。掌握细菌和古菌细胞壁的重要不同。熟悉四大类缺壁细菌。熟悉真菌细胞壁、蓝细菌细胞壁和藻类细胞壁组成。了解抗酸细菌的细胞壁。古菌和真细菌细胞膜结构的区别。原核微生物特有的内含物及其应用价值。原核微生物细胞内的特殊结构芽孢、伴孢晶体、细胞壁以外特殊结构糖被、S层鞭毛等重要功能。 第三章:微生物营养 1.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2. 微生物营养类型 3. 培养基 4.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重点:微生物细胞的6大营养要素及其生理功能、4大营养类型及其分类标准、4种主要营养运输方式的基本特点,着重主动运输方式中的ABC转运系统,PTS基团转移系统。碳氮比概念及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霉菌对碳氮比要求的差异和特点。不同微生物对生长环境氧化还原电位的要求。 第四章:微生物代谢 1. 重要基本概念 2. 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分解代谢 3. 能量转换; 4. 合成代谢(anabolism):微生物特有的耗能代谢CO2固定、生物固氮、肽聚糖的合成及其它 5. 微生物代谢调节 6. 微生物次级代谢和初级代谢 重点:异养微生物利用转化葡萄糖到丙酮酸的5条主要途径及其特征性酶或关键酶。掌握发酵、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概念中的主要关键点及产能比较。不同类型的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各种有机酸发酵、氨基酸发酵。硝酸盐呼吸及其意义。各类微生物的产能类型、途径或方式的不同,特别是其他生命所不具备的产能方式以及微生物所特有的耗能合成代谢。微生物独特的代谢调节方式和类型。底物水平、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产能方式的不同。蓝细菌、不产氧光合细菌及嗜盐光合生物利用光能途径的特点及不同。同化或固定CO2的6条途径。 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1. 细菌的个体生长 2. 细菌的群体生长 3. 真菌的生长繁殖 4.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5.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6.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重点: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规律指导微生物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微生物生长的测定的方法技术、原理、优缺点和适应性。通过了解掌握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来调控微生物的生长,以及如何有效的控制 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掌握微生物无菌技术和菌种保藏技术。了解常用消毒剂、杀菌剂的作用范围及机制。 第六章:病毒 1. 病毒的特点和定义 2.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