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斯鵬:吳王闔廬劍考.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SrcShow.asp?Src_ID=1775 PAGE 收稿日期:2012年1月15日 發佈日期:2012年1月15日 頁碼: PAGE 1/ NUMPAGES 3 吳王闔廬劍小考 (首發) 陳斯鵬 中山大學中文系 吳王闔廬,名光,闔廬蓋其號也。過去已確認的闔廬所作器甚夥,銘文中王名多作“光”,或作“光”、“光倝”。 參看施謝捷《吳越文字彙編》011、012、029 參看施謝捷《吳越文字彙編》011、012、029、047—056號,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容庚《鳥書考》,《中山大學學報》1964年第1期;李家浩《攻五王光韓劍與虡王光戈》,《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中華書局1989年6月。 2008年底無錫博物館入藏一吳王劍,吳鎮烽先生曾著文予以介紹,定為王僚之器 吳鎮烽:《記新發現的兩把吳王劍》,《江漢考古》 吳鎮烽:《記新發現的兩把吳王劍》,《江漢考古》2009年第3期。 攻敔王者彶自乍(作)元用鐱(劍)。 其中王名作“者彶”四字。吳鎮烽先生認爲“者”與“州”音近,“”從“虎”聲,可讀“于”,所以“者彶”就是“州于”的緩讀音。“州于”即吳王僚,見《左傳》昭公二十年等。吳先生從急緩讀的角度來尋求文獻中相應的王名,方向顯然是正確的。但按他的説法,則似乎“彶”字音沒有着落。其實,從語音上看,與其說“者彶”是“州于”的緩讀,還不如說是“闔廬”的緩讀。“者彶”的音節重點應該落在“彶”字上,“彶”在見母緝部,“闔”屬匣母葉部(“闔廬”之“闔”又作“蓋”,則是見母字),古音極近。“” 的音節重點同樣應在“”。“”字前所未見,吳先生以“虎”為聲符,可從。疑即“虜”字異體。《說文》:“虜,獲也。从毌、从力,虍聲。”“虜”、“廬”古音都屬來母魚部。“”也是魚部字。因此,“者彶”相當於文獻中的“闔廬”的可能性無疑是極大的。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新近公佈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繫年》篇中“闔廬”之稱凡三見,均記作“盍”,文例如下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上海文藝出版社(集團)公司、中西書局,2011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上海文藝出版社(集團)公司、中西書局,2011年12月。 (1)吳王盍(闔)(廬)乃歸。(簡84) (2)晉柬(簡)公立五年,與吳王盍(闔)(廬)伐楚。(簡109—110) (3)盍(闔)(廬)即殜(世),夫秦〈差〉王即立(位)。(簡110) 以“”為“廬”,在用字方法上恰可與劍銘合證。 所以,建議今後可將上述吳王劍逕稱爲吳王闔廬劍。 附:“”字原形 1、(吳王闔廬劍) 2、(清華藏簡《繫年》110) 附記:本文寫作過程曾與王輝、石小力二君討論。言及清華簡“”時,王君也有以爲“虜”字異體的看法。石君則任檢查資料之勞。謹志于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0931015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3113434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