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程度降低2型糖尿病T2D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的风险-CarePath.PDF

最大程度降低2型糖尿病T2D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的风险-CarePath.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大程度降低2型糖尿病T2D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的风险-CarePath

最大程度降低 2 型糖尿病 (T2D) 患者 出現低血糖症的風險 低血糖症給 T2D 患者管理帶來挑戰 雖然通常認為,2 型糖尿病 (T2D) 患者罹患低血糖症的風險低於 1 型糖尿病患者,但低血糖症仍是一些抗糖 1-5 尿病治療(包括磺醯尿素、格列奈類和胰島素)的一個常見、嚴重的不良反應。 低血糖症對生活品質、 1,6,7 治療滿意度和服藥遵從性造成不利影響,而這又反過來影響患者的整體健康。 重要注意事項 低血糖症很難識別1-3,8 • 一些患者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因此,在透過常規血糖自我監測時發覺之前,可能會忽視低血糖症的發作。 如果識別症狀,則可能不記得或未向醫療保健專業人員 (HCP) 報告這些症狀2,3 • HCP 可告知 T2D 患者低血糖症的徵象和症狀並提供應對工具2-4 低血糖症存在多個風險因素 • 患病時間較長的 T2D 患者,罹患低血糖症的風險增高2,4,6,8 • 其他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增長、多種合併症和併發症、腎臟損害、抑鬱、未覺察到低血糖症狀、混雜用藥 和最近住院4,6,8,9 – 老年人自我照護的能力可能受到一些並發因素的損害9 • 嚴格控制血糖可能增加低血糖症的風險,尤其在住院患者身上2,6,10,11 低血糖症會影響服藥遵從性1,6,7 • 不良事件和低血糖症等耐受性問題可導致患者降低依 低血糖症會顯著提高藥物不依從性的 從性、轉換或放棄治療6,7 可能性並大幅降低治療滿意度 7 • 害怕將來發作會導致患者變更自我管理行為,從而導 致血糖管理不佳1,10 生活品質和健康狀況會受到不利影響6,7,10,12 • 低血糖症會影響認知功能和情緒,導致頭痛、出汗、 顫抖、虛弱、不協調、昏厥、頭暈或眩暈等身體症狀7,8 • 低血糖症導致增多使用醫療保健服務,包括住院和急診服務12 T2D 患者的低血糖症 1 低血糖症導致住院時間增長、費用增加11,12 • 因糖尿病而住院且發生住院患者低血糖症的患者︰ - 住院時間延長(意味著,由 5.1 天變成 11.7 天) - 住院患者死亡風險提高 7% - 住院費用提高 39% - 出院轉入專業護理機構的可能性提高 58% 儘量降低低血糖症風險的步驟 q選擇抗高血糖藥物時,目標應為最大程度降低低血糖症的風險和嚴重性1,2,6 q比較藥劑的降糖療效和增加低血糖症風險的可能性6 q在長期護理機構實施監測和治療方案4 q監測 T2D 住院患者是否出現低血糖症,密切注意抗高血糖藥物療法與營養攝入的均衡11 q簡化患者和照護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或認知功能可能受損患者的複雜療法4 q在每次醫師門診中,評估患者(尤其是使用胰島素和胰島素分泌促進劑的患者)的低血糖症。 本手冊末尾為抽樣問卷調查4 q告知患者和照護者低血糖症的徵兆和治療,以幫助最大程度降低風險2,4 q將低血糖症做為耐受性問題識別和處理,以降低其對患者的不良影響,改進治療滿意度並提高 服藥遵從性6,7 下一頁的低血糖症抽樣問卷調查可用於評估用胰島素或其他口服降糖藥治療的 T2D 患者的 低血糖症風險。患者可在每次門診開始時,在候診室中完成本問卷調查。您可以根據需要 獲取更多副本。 參考文獻 1 . Zhang Y, Wieffer H, Modha R, et al.The burden of hypoglycemia in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atient and economic perspectives. JCOM .2012;17(12):547-557.2. The Endocrine Society.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dult hypoglycemic disorders: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9;94(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