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绪 论 一、外交的定义 (一)外交的定义 1、已有的外交定义: 首先要关注这个词的“本体”。 从价值层面上讲,外交是利益的体现。 从外交实施情况看,外交是一个国家实施涉外活动的一个政治过程。 外交学 主讲人:袁伟华 我国使用“外交”一词比西方要早,但一开始主要是指与朋友、外人的交际。 在英语当中,Diplomacy一词起源于希腊语中的Diploma,原意是折叠的文书,当时的驻外使臣都持有这种文书,倒是有点象现在的国书,折叠的意思是表示郑重。 下来那些事件是外交事件: 1、中国政府就三鹿奶粉事件向国内外记者通报处理意见。 2、希拉里访问中国。 3、第24届大冬会在中国哈尔滨举行。 4、俄国军舰炮击中国货船。 5、全球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 6、2月23日举行第81届奥斯卡颁奖礼。 对于外交的定义,历来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交强调的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活动”; 狭义的外交则注重这种交往中的谈判的艺术和科学。在现实生活以及学术研究中,经常交替使用,这也就是表示外交的定义并不是就一种,但是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是外交学研究中外交的定义问题,我们采用的是广义的外交说法。 2、外交的定义及其特征: “外交是外交行为体通过其官方代表,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依据国际法与外交惯例,以和平方式与其他外交行为体进行正式的官方的交往。” (1)对于外交行为体, (2)外交的任务就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 (3)外交的方式是和平方式 , (4)外交的执行者是正式的官方代表。 二、外交的缘起与发展 (一)、中国外交 1、西周时期: “舌人” ;“侯人” ;“象胥” 。 2、春秋战国时期: (1)比较完备的外交思想。 (2)初步确立了外事交往的规则。 (3)创造了许多至今仍有意义的外交方式。 3、中华帝国时期: (1)华夏中心,大国主义; (2)册封和朝贡制度。 (3)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特别是明清以后。 (二)现代外交的缘起与扩展 1、古代社会: 2、近代外交的形成: (1)外交制度的基本形成: (2)外交理论的争相问世: (3)外交范围的扩大: (4)秘密外交和强权外交成为外交的主旋律: 3、现代外交的成型: 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第一、国际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 第二:新的战争威胁依然存在: 第三: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四:科技革命的影响: 现代外交成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交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2)外交方式的多样化: (3)外交决策民主化: (4)外交高层化: 三、外交与领事、外事的关系 (一)、外交与领事的关系 1、领事的产生: 2、什么是领事: 两种含义,一种是指领事人员,一种是指领事制度。 3、外交和领事的关系: 在代表地域上,外交代表的是整个国家,领事尽管也代表国家,但是有一定的工作地点; 在服务内容上,外交则是全方位的,领事则注重经济和一般的公共服务; 在地位上,外交是一种完全、正式的国家间的关系,领事关系尽管也具有国家性,但是并不代表一种全面的关系。 (二)、外交和外事的关系 一般而言,国际法学者认为外事=外交+领事。 四、外交学研究 (一)外交学的研究对象 1、外交理论研究: 2、外交政策研究: 3、外交实务研究: 4、国际法研究: 5、外交史的研究: (二)外交学相关的学科 1、国际关系学: 2、国际政治学: 3、国际法学: 4、交际学: 5、外交史: 6、传播学: (三)外交学的研究方法 1、阶级研究法: 2、经济分析方法: 3、比较研究方法: 4、案例研究法: 5、定量分析法: 6、系统研究法: 7、综合研究法: 五、研究外交学的意义 1、促进国际交往: 2、促使中国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3、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时频电磁法的冀中坳陷油气藏勘探调查-地球物理学进展-吉林大学.PDF
- 基于有理四次Hermite插值和PSO的EMD包络线拟合算法-电子学报.PDF
- 基于机器视觉的农药残留速测卡结果判读方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PDF
- 基于服务过程的电子政务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研究-图书情报工作.PDF
- 基于模拟优化确定深井软岩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的应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 基于核心向量机的多任务概念漂移数据快速分类-智能系统学报.PDF
- 基于深度增强学习的数据中心网络coflow调度机制-电子学报.PDF
- 基于消错决策理论的数据质量评价方法-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PDF
- 基于漂移度的隧道围岩质量分级组合评价方法.PDF
- 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奥运大气污染控制效果评价ViewTableof.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