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听力言语残疾的预防(30道题)
1.人的耳朵由哪几部分组成?
人耳有外耳 ——中耳—— 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中耳具有集音、传音、扩音作用;内耳具有位置觉、平衡觉和感音作用。
(图1耳的结构)
(图1耳的结构)
2.听觉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传至内耳有两条途径: 一条是通过外耳、中耳传至内耳; 另一条是通过振动颅骨传至内耳。当内耳感受到声压的变化时,可使内耳的耳蜗内液体流动,基底膜波动使毛细胞与盖膜磨擦,毛细胞兴奋,通过听神经可将此生物电变化传向听中枢产生听觉。
(图2声音传到途径)
3.什么是声音的频率?
听觉是人们的主观感觉,听到的声音实际是物体振动后引起的声波。不同的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不同,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振动频率不同。频率是指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其单位用赫兹(Hz)来表示。例如:鼓声主频约在250—500 Hz(即每秒振动250—500次。),属于低频;双音响筒声主频约在1000-2000 Hz,属于中频;哨子声主频约在3000-4000 Hz,属于高频。
4.什么是声音的强度?
声音的强度取决于声波振动幅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强度越大,振幅越小,强度越小。声音强度的单位一般用分贝(dB)表示。例如:在夜深人静时,树叶的碰撞声、动物的呼吸声大约20 dB声压级;两人正常谈话声约70 dB声压级;大声喊叫约85 dB声压级;汽车鸣喇叭、火车通过声约100 dB声压级;飞机起飞的声音约120 dB声压级。
(图3声音强度 dB声压级)
5.什么是听阈?
刚能引起人耳听觉反应的最小声音刺激量,称为听阈。将各频率的听阈以线段连接,形成听阈曲线。依据500Hz、1000Hz、2000Hz、4000 Hz听阈之和除以4获得的dB数判定其听力损失程度,小于等于25dB为听力正常人。
6.世界卫生组织对听力障碍是如何分级的?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听力障碍患者依其听力损失程度分为4级:
26—40 dB HL 为轻度;
41—60 dB HL为中度;
61—80 dB HL为重度;
大于80 dB HL为极重度聋。
7.家长怎样观察0-3个月孩子的听力?
对0-3个月孩子主要通过观察听性反射,判断其听力。测听用具可选用木鱼、双音响筒(中频)、哨子(高频)或手鼓(低频)等音响玩具。因人耳对中频的声音最敏感,所以木鱼或双音响筒可作为首选。测试房间要保持安静,给声时机最好选择在受试儿处于浅睡眠状态,距测试耳约30厘米处,突然给声(60dB以上),正常听力受试儿约在2.5秒以内出现听性反射,
8.遗传性耳聋有哪些临床特点?
遗传聋多数为单纯听力障碍,部分为综合征。经CT显示,单纯听力障碍主要是内耳结构发育异常。耳聋综合征除听力障碍外还合并其它约20种先天畸形,如伴有色素性视网膜、眼球或前额突出、上颌或下颌发育不全、并指、鸡胸、长头、鄂裂、鹦鹉鼻、鼻柄宽、两眉联合、白色额发、颅骨畸形、肾病、运动失调、糖尿病、虹膜异常等。
9.常见的耳聋有哪几种?
(1)按发病时段分,耳聋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先天性耳聋是指致病因素发生在母孕期,婴儿一降生即出现耳聋;后天性耳聋是指婴儿降生后,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耳聋。
(2)按病因分,耳聋可以分为遗传性耳聋、感染性耳聋、药物性耳聋和外伤性耳聋几种。
(3)按发病部位分,耳聋可以分为传导性耳聋、感觉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3种。
10.什么是传导性耳聋?如何预防?
传导性耳聋是指声音传入耳内的途径发生障碍而导致的耳聋。其病变部位主要在外耳道、中耳及前庭窗、蜗窗,是耳科常见疾病。最常见的是中耳炎及外耳道阻塞性病变。
其预防措施有:
(1)保持外耳道清洁,防止外耳道损伤,切忌用不洁火柴棍、牙签、发夹去挖耳,以免引起外耳道炎。
(2)感冒时通常伴有鼻子不通气,切忌用力擤鼻涕而使鼻腔内的鼻涕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擤鼻涕时摁住一个鼻孔轻轻擤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