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麻醉选择 局麻仍是此类病人首选的麻醉方法 硬膜外 低位(平面低于T 6) :可减少围术期呼吸道并发症 高位:减少呼吸肌作功,通气储备降低,阻滞胸1-5交感神经,致使副交感神经相对占优势,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 麻醉选择 全麻: 全麻尤其是诱导期支气管痉挛发生率高 气管插管全麻术中,支气管痉挛发生率8-10%(上海97年统计数据为9.1-18.2%),而非插管全麻的发生率为2%与局麻手术哮喘发生率相同 若麻醉深度不够,咽喉部的刺激能诱发支气管痉挛 有报道喉罩比气管导管更有利于降低呼吸道反应性,更适合哮喘病人的麻醉 术前用药 阿托品:有争议 降低气道阻力、降低气道反应性 解除插管诱发的心动过缓和支气管痉挛 使分泌物干燥,排出困难 杜冷丁:可用/忌用 组胺释放 吗啡:慎用/忌用 组胺释放 迷走神经兴奋,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 异丙嗪:镇静,抗组胺 全麻诱导原则 平稳,达到足够深度 抑制气道反射 避免机械性刺激诱发哮喘 尽量避免组胺释放的药物 静脉麻醉药 异丙酚: 确切的气道保护作用,1-2mg/kg,舒张气管平滑肌 临床使用范围主要通过抑制迷走神经间接舒张气管平滑肌 ; 高浓度具有直接舒张气管平滑肌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缓解抗原诱发哮喘大鼠的气道痉挛,还可减少气道渗出 特点----作用确切、可靠,起效迅速,可反复给药, 抑制反射性支气管痉挛,也可用于拔管期间气道痉挛的预防与处理 缺点:剂量过大循环抑制 静脉麻醉药 硫喷妥钠:组胺释放,诱发支气管痉挛 依托咪酯:抑制气道反射的作用较弱,不能避免喉镜置入及气管插管刺激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可能更适合循环功能不稳定患者 氯胺酮:临床相关剂量的氯胺酮具有明显气道保护作用,显著抑制气道反应性和气道炎症,舒张各种刺激因素诱发的气道平滑肌收缩。 机制:兴奋交感神经,抑制迷走,大剂量直接舒张气管平滑肌:抑制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钾通道、增加cAMP浓度 快速诱导时氯胺酮或异丙酚优于硫贲妥钠和依托咪酯 静脉用药 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可预防支气管痉挛 机制:直接作用于气道平滑肌,降低其对乙酰胆碱的反应性 诱导前,1-1.5mg/kg,iv 拔管前应用 麻醉维持药物 1.吸入麻醉药 直接作用于气道,临床使用浓度范围就有直接扩张气道平滑肌的作用 作用机制: 抑制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渗漏”降低肌浆网钙池中钙浓度 抑制气管平滑肌细胞对钙的敏感化 促进气管平滑肌超极化 地氟醚氟烷异氟醚安氟醚七氟醚 麻醉维持用药(2) 肌松药 琥珀胆碱:组胺释放 阿曲库铵:组胺释放 有研究发现在75s内静注阿曲库铵0.6mg/kg并不引起血浆中组胺增加,可能原因:组胺从肥大细胞缓慢释放,迅速被二胺氧化酶和组胺-甲基转移酶所代谢,不会有血浆组胺浓度的上升;肥大细胞周围的阿曲库铵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才能引起组胺释放,如缓慢静注,达不到此临界浓度。 潘库溴铵、万可松、爱可松、哌库溴铵:极少组胺释放 顺式阿曲库铵:临床用药剂量无组胺释放作用,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 * * * * * * * *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诱因及防治 相关病理生理基础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诱因 麻醉对支气管痉挛的影响 围手术期支气管痉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防治 气道反应性增高人群: 支气管哮喘病史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过敏性鼻炎 上或下呼吸道感染等 气道反应性(airway responsiveness):生物性 刺激、物理刺激、化学气体刺激的收缩反应 反应强度—随刺激物的特性、刺激物的作用时间 以及受刺激个体对刺激的敏感性而变化 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AHR):气管、支气管敏感状态异常增高,对于在 正常人反应程度相对较轻或无反应某种刺激,表 现出过强或/和过早出现的反应 气道平滑肌张力的调节 迷走神经(优势):释放乙酰胆碱,使M受体激动,引起平滑肌收缩 交感神经: β2受体激动,使平滑肌松弛 α受体激动,使平滑肌收缩 Η1受体:其兴奋使支气管痉挛和黏膜水肿 气道平滑肌的调节的神经受体机制 β受体兴奋时通过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增高,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并拮抗其它收缩物质的作用 α受体和Μ受体与相应的激活剂结合,分别通过降低c-AMP水平和升高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Η1受体则接受肥大细胞释放的组织胺,使支气管痉挛和水肿 神经受体调节机制进展 β2受体的基因已被克隆和序列化 目前已证实,人类β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趣制标识校园行》小学二年级劳动教育PPT课件.pptx VIP
- 天润乳业的营运能力分析.docx
- (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Section A(1a-1d)课件.pptx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doc VIP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pdf VIP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春季版).pptx
- 论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与学习效率的认识.doc
- 传统文化体验活动非遗漆扇-团建拓展家庭日方案.pptx VIP
- 农村办丧事歌曲100首歌名.pdf
- 大数据导论配套教材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