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地球单元-地球科学试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認識地層結構與透水性單元-地球科學實驗98(下)6時間:20 進行方式:地科教室影片及Take Home Due 2010/04/20 一、前言: 地層是由其內部的土壤和岩石加上土壤和岩石間都有大小不等、數量不一的孔隙所組成,此組成狀態與質地的緊密程度稱地層結構。而地層之孔隙是指鬆散土壤或岩石顆粒與顆粒集合體之間的空隙;因此土壤與岩石都有一定的含水能力。這些土壤和岩石的孔隙(包括孔隙、裂隙和溶隙)既是地下水(空氣)的儲存場所,又是地下水(空氣)的運動通路。孔隙的多少、大小及其分佈規律,決定著地下水(空氣)分佈與運動的(通氣的)特點。水在這些地層中流動的難易有別,因而可將地層按其透水 (滲透)性可分為透水層與阻水層(Confining layer)。含水層與阻水層之間並沒有一條截然的界線,它們的劃分是相對的,僅取決於地層透水性的大小。 所謂含水層是指儲存有地下水並在自然條件或人為條件下,能流出水來的土層或岩層,如砂層、砂礫層等,是地下水貯存和流動的地方。有些岩層和黏土層雖然含水但幾乎不透水或透水性很低,一般來說導水度(Hydraulic conductivity, 又稱滲透係數)小於0.001 m/day的地層稱為阻水層或侷限層,也可稱為不透水層,如黏土、頁岩等。阻水層通常可分兩種:一種是緻密岩石,其中沒有空隙,既不含水,也不透水;另一種是孔隙度大,但孔隙很小,孔隙中存在的水絕大部分在常壓下不能靠重力自由流出,因此透水性極低。地面以下的第一個含水層,通常稱為非拘限含水層(Unconfined aquifer)、自由含水層、或者是地下水位面含水層(Phreatic aquifer or Groundwater table aquifer);這個含水層中有一個『地下水位面(water table)』,地下水位面是指地下水的上表面邊界,此水位面上的壓力為大氣壓力。若將水井打到此含水層中,則井中的水位面與地下水位面同高。通常地下水的含水層底部是低透水性的黏土或岩層,含水層本身則為透水性良好的土壤,如礫石或砂土。在非拘限含水層以下,被兩層拘限層所包夾的含水層,稱為拘限含水層(Confined aquifer)。 要探討地表下地層水的流動,就必需先要認識一法國水利工程師達西(Darcy),他出生於1803年法國第戎市,1823年畢業於工業專科學校,並擔任第戎市工程局技術員,他於1856年發表一篇論文,說明水流經過透水物質時,流速與水頭損失成正比,與流路之長度成反比,方程式如下所示,此項理論即為研究地下水問題之基礎,亦為分析與解決地下水流動與地下水水力學之開始。 =K I 上式即為達西定律(Darcys Law)。V 為流速,h 為流路上兩點之水位差, 為流路上兩點之距離,K 為滲透係數。其中 定義為水力坡降(hydraulic gradient,I(大i) ),即: 在地面下,水受到重力作用而往下滲透,填滿在土壤及岩石中的孔隙。土壤及岩石中的孔隙都是地下水儲存的場所。從地表往下滲透的水在遇到緻密而不透水的岩層時,地下水停止向下滲透,便開始往上累積,形成「地下水體」,其頂部稱為「地下水面」,地下水面通常在地下數公尺至數百公尺深。 地下水的含量及流動與土壤岩石的孔隙率與滲透度有關。孔隙率(porosity)係指土壤岩石內空隙體積與總體積的比值,如式(2),孔隙率愈高,含水量愈高。滲透度是指岩石容許地下水通過的難易程度,滲透度愈大,地下水愈容易流動。一個孔隙率與滲透度均良好的地層,可以供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即可稱之為含水層(aquifer)。一般而言,砂層及礫石層多屬較佳之含水層,而黏土層則多屬較差之含水層。 n 為孔隙率, Vv 為地層土樣孔隙體積, Vs 為地層土樣顆粒體積,V 為地層土樣總體積。 不同土壤組成則有不同之孔隙率,一般水成岩孔隙率範圍如表分布。 土壤之滲透度與滲透係數直接相關,高滲透係數代表地下水流經土壤流速較快,也代表有較佳之出水量。由達西定率可知流量為: 式中,K 為水力傳導係數,I(大i)為水力坡降,A 為有效斷面積及 Q 為流量。K 值大小因不同土壤質地而異,一般參考值可由表查得。如果查得值為 -1;代表 K 值為10cm/s,若值為5;代表 K 值為0.00001cm/s,即表式此區地下水流速是非常緩慢。 由於地下各點的水壓不同,地下水因而不斷地自壓力高處流向低處,所以地下水不一定是自地勢高處往地勢低處流,而是自高水頭流往低水頭。地下水在孔隙中的流動是相當緩慢的,一般而言平均每天只有約1~2m,與地面水流速比較約有8萬到10萬倍之差!近年來有一些對地下水定年的研究,有助於瞭解地下水的流速,比如由濁水溪沖積扇的地下水放射性同位素定年研究,發現自西元1953年起大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