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财务工具进行纳税管理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3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会计及税务处理 1.非货币福利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 (1)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企业以其自产的产品作 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按照该产品的作为非货币性 福利提供给职工,应当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量 应计入成本费用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其销售 成本的结转和相关税费的处理,与正常商品销售相同。 例:A公司为一家生产彩电的企业,共有职工100名,2009年 2月,公司以其生产的成本为5000元的液晶彩电作为春节福利发 放给职工,该型号的彩电每台售价为7000元(不含税),100名员 工中有85名是生产人员,15名为总部管理人员。 借:生产成本 696150 管理费用 12285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福利 819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福利 819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7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29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500000 贷:库存商品 500000 (2)以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按照该 商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量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金 额。(购进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例:甲企业为生产企业,2008年将外购电暖器200台发给职工作 为福利,200人中有30人为管理人员,170人为生产人员。外购电 暖器的不含税价格为1000元。 a.购进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200×1170=234000 贷:银行存款 234000 b.发放时: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30×1170=35100 生产成本——福利费170×1170=1989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234000 (3)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或租赁住房等 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 例:丙公司为总部各部门经理级别以上职工(共25人)提供汽车 免费使用,同时,为副总裁以上管理人员(共5人)每人租赁一 套住房。每辆车的每月折旧是500元,每套住房带有家具和电器 ,月租金是4000元。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32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福利 32500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福利 32500 贷:累计折旧 12500 其他应付款 20000 以上三项要不要交个人所得税? 链接:《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 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所得为实 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由主管税务 机关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所得为有价证券的 ,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目前对个人的实物和有价证券所得征税不存在争议。但是 对于企业提供给职工无偿使用自己拥有的资产或租赁资产供职工 无偿使用,是否应当征收个人所得税存在争议。 一种意见认为此情形个人并无所得,因此不应当征税,另一 种意见认为,企业为职工个人负担的费用都应当计入工资薪金所 得征税。我个人认为第二种意见是正确的。从规范个人所得税征 管的角度看,企业支付的应由职工个人负担的费用都必须计入个 人所得。但是对企业将自己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如何确 认应纳税所得,需要在政策上进一步明确。 2.职工生活困难支出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生活困难补助) 贷:库存现金 (四)职工教育经费 1.相关税收政策: 企业发生的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总额的2.5%可以据实扣除,超过 部分可以无限期往以后年度结转扣除 (1)发生:自2008年起税法不允许企业预提教育经费,但会计 上仍旧可以预提。 (2)工资总额=附表三第22行第2列 (3)增加了当年超过规定标准的可无限期结转扣除的规定。   2.教育经费的列支范围: 根据《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财建 [2006]317号)规定,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开支范围是: (1)上岗和转岗培训; (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 (3)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  (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6)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 (7)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 (8)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 (9)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 (10)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 (11)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 3.注意:职工参

文档评论(0)

kell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