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某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B卷) Word版含解析.docVIP

江西省高安某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B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B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引文中“‘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君主制 D.郡县制 2.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国家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君主统而不治;大夫们很重要,不是因为其职位,而是因为他们是君主的亲戚,或是显赫家庭的家长。”这主要反映了( ) A.宗法观念的延续 B.分封体制的完善 C.君主权力的衰微 D.官僚政治的建立 3.有学者指出,中国选择皇位继承人的主要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从而常常把不能胜任君主这一“至圣至明”角色的幼童、白痴和昏庸无能之徒推上皇位。这段话揭示了( ) A.君主政体的缺陷 B.皇位世袭制的弊端 C.宗法制度的桎梏 D.中央集权制的危害 4.针对“皇权不下县”的说法,某学者指出,由秦到清,中国基本实行小县制,很少达到“地方百里、人口万户”的标准建制,国家政权对社会的控制,通过乡里组织的普遍设立而延伸到农村社会基层。该学者认为,中国古代( ) A.民间社会发育有限 B.基层自治卓有成效 C.县府管理能力不足 D.县域经济长期滞后 5.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选举之不慎而守令(太守、县令)残民,……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郡县制( ) A.导致秦短命而亡 B.有利于君主专制 C.不利于巩固政权 D.更有利于百姓 6.汉代,朝廷仅允许三公和大将军设置官署并自行任命僚属处理公务。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出现了“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诸侯,复坐置官属”的现象。这一现象(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 C.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 7.据史载,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从公元1260年到1273年,先后在京兆、利州、兴元三地往返迁易治所,其管理地区有时包括四川、甘肃,有时则各自分出别立“行省”这体现出( ) A.元朝设行省的目的不明确 B.广阔疆域是行省设置之根源 C.行省职权有一个变动过程 D.元朝部分行省的结构变化 8.宋初文书写道:“凡制赦所出,必自宰相。”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仁宗朝的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57人,欧阳修感叹道:“近年宰相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 ) A.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B.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 C.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 D.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 9.明大学士李东阳疏言“内阁与瑾(宦官刘瑾),职掌相关,凡调旨撰敕,或被改再三,或径自窜改,或持归私室,假手他人。臣虽委曲匡持,而因循隐忍,所损已多。”李东阳所述主要是由于( ) A.内阁只是内侍机构 B.宦官职掌裁定权 C.皇帝专制皇权至上 D.丞相制度被废除 10.乾隆皇帝认为:“乾纲在上,不致朝廷有名臣、奸臣,亦社稷之福耳。”并标榜,“前代所以有亡国者,曰强藩,曰外患,曰权臣,曰外戚,曰女谒,曰宦寺,曰奸臣,今皆无一仿佛者”。上述材料表面,乾隆帝时期( ) A.政治统治比较清明 B.官员管理比较严格 C.注重对官员的控制 D.善于提高官员品德 11.梭伦将民主因素引入雅典城邦时说:“一个统治者的最大光荣是创造一个民众的政府。”他相信没有人是值得完全信赖的,因而提出对所有行使权力者的行为实行有警觉的控制。这体现了古代雅典对( ) A.民主和平等的追求 B.官员权力的有效监督 C.直接民主毫无控制 D.私人权利的肆意践踏 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