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体检常见病.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处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的凹陷处)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颔关节突后缘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 耳鼻喉体检中常见病 体检中心 解剖图 耳鼻喉检查及应用 外耳及耳源性疾病 外鼻及鼻腔鼻窦病变 扁桃体及咽喉部病变 耳篇—结构(内、中、外) 常见病--外耳道炎 --外耳道皮肤或皮下组织的急、慢性弥漫性炎症。 临床表现 初期,耳内灼热感,随病情发展耳内胀痛且加剧,外耳道有分泌物; 慢性耳痒不适,有少量分泌物流出。 检查: 外耳道充血、肿胀、潮湿,严重时耳周淋巴结肿大或压痛。 慢性外耳道皮肤多增厚,脱屑,或有痂皮附着,撕脱后皮肤渗血状。 治疗 清洁外耳道,保持干燥,红肿时消炎止痛的作用,严重者全身应用抗生素。 预防 改变不良的挖耳习惯,避免在脏水的游泳, 洗头、洗澡时避免水进入外耳道 。 耵聍栓塞 外耳道内耵聍积聚过多,形成较硬的团块,阻塞于外耳道内。 表现:未完全阻塞者多无症状,可有局部瘙痒感。完全阻塞时,耳闭胀不适,伴听力下降,有时可有于脉搏一致的搏动性耳鸣,偶伴眩晕,下颌关节活动时可有耳痛。进水膨胀后有胀痛,伴感染时疼痛剧烈。 治疗:取出。 不易取出者先滴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软化耵聍。 中耳炎-- 分类:急性化脓性、分泌性、慢性化脓性 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好发儿童;慢性急性迁延而来 表现:耳痛、鼓膜充血、穿孔、耳漏为特点,听力损失; 病因:上感,不清洁的水中游泳或跳水,婴幼儿哺乳方法不当等; 急性积极控制感染。彻底治疗,通畅引流,预防穿孔。以穿孔者。 治疗 慢性耳内流脓,听力不同损失,保守治疗局部用药,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混悬液滴效果不佳者,静止期可行鼓膜修补术,严重者手术治疗 鼓膜钙化、内陷 钙化 内陷 美尼埃病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病,病程多变, 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搏动性耳聋和耳鸣为其主要症状,多发于青壮年,40-60岁多见。 可能与内淋巴吸收障碍;免疫反应;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淋巴生成过多;病毒感染及内分泌障碍等有关。 治疗以药物为主,必要时可手术。建议低盐饮食、戒烟酒、劳逸结合。请您到耳鼻喉科进一步咨询和诊治。 保护听力 下降病因 1 五官疾病所致 如中耳炎鼻炎等 2 洁耳过度 破坏鼓膜所致 3 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 4 工作压力大,紧张 5 工作或生活周边噪音较大所致 6 药物不良反应,如氨基糖苷类,庆大。 听力障碍、耳聋者需要做电测听。 鼻病篇 【1. 鼻中隔偏曲】 大多数是属于先天性发育畸形,也可由外伤或某些病变所致。建议:(1)一般无症状,无需治疗;(2)若有鼻塞、鼻出血等症状,专科治疗。 过敏性鼻炎 【2.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过敏性疾病。 建议:(1)防止接触过敏原,如花粉、皮毛、尘埃、冷气等;(2)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等;(3)查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4)增强体质。 改善居室环境,避免接触油漆、烟尘等,不养猫狗、花鸟、撤换地毯、羽毛褥垫、保持室内通风,减少灰尘——避免接触过敏原。 鼻息肉 【3. 鼻息肉】 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粘膜的常见慢性疾病。建议定期复查。 症状:双侧多发,鼻腔分泌物增多,时伴有喷嚏,分泌物可为浆液性、黏液性,如并发鼻窦感染,分泌物可为脓性。多有嗅觉障碍。鼻塞重者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 治疗:手术摘除 鼻窦炎---鼻窦粘膜的炎症 在各种鼻窦炎中,上颌窦炎最多见, 依次为筛窦、额窦和蝶窦的炎症, 鼻窦炎可以单发,亦可以多发。 最常见的致病原因为鼻腔感染后继发鼻窦化脓性炎症, 鼻窦炎常继发于上感或急性鼻炎  多可出现—侧持续性,偶可发生双侧持续性鼻塞。 患者脓鼻涕增多且不易擤尽,如向后流入咽部及下呼吸道时,刺激咽,喉粘膜,咳嗽和咳痰,甚至恶心。 头痛,前额部疼,晨起轻,午后重,眼球深处疼痛,   慢性鼻窦炎除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外,嗅觉减退或消失 吸烟,饮酒,情绪激动时可加重头痛。 有时可引起精神不振,易困倦,头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治疗:穿刺,儿童可负压置换。 症状: 处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的凹陷处)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颔关节突后缘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