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指考朝向素养命题建置题库更显重要-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PDF

大学指考朝向素养命题建置题库更显重要-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 址:台北市民權西路27號2樓 電話:(02)2585-7528 傳真:(02)2585-7559 網 址:.tw E-MAIL :nftu @ .tw 【新聞稿】 大學指考朝向素養命題 建置題庫更顯重要 本次大學指考命題方向朝向新課綱的準備 ,整體上出題方向上,重視理解性的 學習,並且強調生活應用與素養導向的趨勢, 學生要得高分需具備綜合、統整及推 理能力 ,同時也增加實驗等具體操作相關的應用,引導教學過程中對實驗的重視程 度 。但各科出題方向及難易度仍未臻一致,對教師備課與教 學仍有不確定感,對落 實新課綱與素養導向為美中不足之處 。 未來若要能持續落實新課綱素養理念 ,則試題有要有優質的穩定性,才能達成 有效且公平的評量。為此,全教總建議政府應投入資源,結合高中教師在教學上的 實踐智慧,建立大考的題庫系統,並即時配合公布試題範例,以配合高中教師備課 需求,才能有效改善長期以來大考試題穩定性的爭議和困擾,為即將上路的新課綱 及 大學考招,打下最佳的基礎。 106 學年度指考已於 7月 1-3日辦理完畢,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暨全國教師 會,延續歷年關注大學入學考試的辦理,在測驗當日辦理試題分析與評論。本年度 共有50餘位現職高中學校老師們,以教學專業協助完成試題評論(綜整各科評論與 建議請參附件)。 「物理科」今年試題整體難易度適中,與傳統題目較接近;「化學科 」學生需具 備綜合及統整能力才能解題;「生物科 」整體試題偏難,學生需具備統整及推理能力, 才能獲得高分;「數學乙 」題目簡潔有力,難易適中,沒有過多冗長的敘述包裝,是 近年來較簡單的考題 ;國文科「 」選擇題以閱讀理解為主 ;「英文科」考驗學生運用 英文學習於實際生活之溝通,閱讀文章也測試學生分析、判斷及整合的能力 ;「數學 甲 」試題設計有需利用跨章節概念,可強化章節統合的教學與學習 ;「歷史科 」學生 需要運用閱讀理解與統整能力,才能拿高分 ;「地理科」增加與時事的連結度,提高 學生對國際社會的關懷與國際視野;「公民與社會科」圖表題型較多,可增加學生的 判斷理解與組織能力。 1 地 址:台北市民權西路27號2樓 電話:(02)2585-7528 傳真:(02)2585-7559 網 址:.tw E-MAIL :nftu @ .tw 【附件】各科評論與建議綜整如下: 【物理科】 一、今年試題整體難易度適中,與傳統題目較接近。 二、需要計算的題目偏多,考驗學生耐心與細心,實驗題部分考驗學生是否熟悉實 驗原理與步驟。 三、建議增加生活應用與科學素養導向試題。 【化學科 】 一、題目整體難易適中。 二、實驗題目多,而且題目由實驗延伸性,包括秒錶反應、廢水處理。 三、試題分布均勻,時事最大亮點為 2016諾貝爾獎,頒給分子機械的研究,題目 為第 24題及非選第二題,考到相關概念。 四、非選第一題點出未來 108課綱探究與實作,結合實驗情境,考學生數據分析的 能 力,銜接 108課綱的精神。 五、高三酸鹼滴定部分今年出題較多。 六、出題偏重在基礎化學三及選修化學,試題與學測多有區別。 七、學生需具備綜合及統整能力才能解題。 【生物科】 一、整體試題偏難,學生需具備統整及推理能力,才能獲得高分 。 二、增加一大題的實驗題,可提高教學過程中對實驗的重視程度 。 三、整份試題中,實驗邏輯推理比例偏高,增加試題的難度 4.部分試題超綱,如多 選 29, 非選第二大題。 【數學科 (乙)】 一、題目簡潔有力,難易適中,沒有過多冗長的敘述包 裝,是近年來較簡單的考題。 二、選修數乙的比例與過往差不多 (兩題左右) ,且不含推論統計,對跨考學生非常 有利。 三、非選第一題要求學生使用轉移矩陣表示,而轉移矩陣表達方式因人而異(乘法在 前或後,甲乙的順序排列 ) ,表示法非唯一(建議閱卷應注意學生的表達方式謹 慎計分) ;教學現場鼓勵學生多重解法,不應給學生單一模式的設限。 四、本次缺乏數學素養導向的問題,不利學生體會數學應用於生活的價值,例如 非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