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联储要缩表,中国央行呢?
(钟正生莫尼塔研究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夏天然 莫尼塔研究宏观分析师)
今年3 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后,讨论“缩表”的声音不绝于耳。美联储“缩表”已毋
庸置疑,变数只是何时“缩表”以及“缩表”规模。按照美联储理事的表述和资本市场
的一致预期,美联储“缩表”很快就会到来。由于去年底美债利率上行之时,中国国债
收益率也曾大幅走高,在此前车之鉴下,投资者开始担心,中国是否也会跟随美联储“缩
表”。尤其是,中国央行刚刚公布不久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央行总资产减少了1.1 万亿,
似乎已经提前实质“缩表”。那么,中美央行后期到底会如何联动?
我们认为,不论从“扩表”的速度、“缩表”的本质来看,还是从“中美利差”以
及人民币汇率等角度分析,短期内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一起“缩表”的概率都很低。中
国央行暂时没有跟随“缩表”的动机,市场也不必为即将来临美联储“缩表”而太过恐
慌。套用但丁的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缩”去吧!
一、扩表温和,缩表何急?
今年一季度中国央行“缩表”1.1 万亿人民币,相对于总量高达34 万亿人民币的央
行总资产,理应不值一提。事实上,这不是中国央行的第一次“缩表”。2015 年2 月至
年底,央行“缩表”3 万亿人民币,当时市场并未担心“缩表”问题,美联储也未进行
“缩表”操作(图2)。直观上,之所以有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行动的判断,很大程度
上可能是因为“缩表”概念的突然流行。
美联储谈“缩表”,除了因其资产负债表的庞大规模外,也因其扩张速度委实令人
叹为观止。次贷危机后,短短几年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增长4.5 倍,这种非正常增长才
是令人担心的。相比之下,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一直较为稳定。
万亿美元 美联储持有MBS 万亿美元
美联储持有国债
5 美联储总资产(右轴) 5
万
4 4 百
3 3
2 2
1 1
0 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图1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保持稳定
从资产端看,2012 年前,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主要是因为外汇占款的大幅增
长(目前占比近65%),为了避免外汇占款造成“扩表”过快,央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发
行央票来收紧流动性。2012 年后,随着新增外汇占款逐渐下降,央行逐渐停止了央票发
行,并辅以逆回购、SLF、MLF 等工具增加货币供应(对其他存款公司债权占比从 2012
年的4%上升到了当前的24%)。这种“一增一减”,体现了央行稳定资产扩张速度的良苦
用心,也体现出了中国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原则。
从负债端来看,央行的货币发行、政府存款多年来几乎保持不变,总负债基本随着
存款准备金(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规模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速
度从 2008 年后就已不断放缓,这是与美联储的一个重大不同:没有那么快速地扩张,
又何必那么着急地收缩?
% 央行总资产:同比 M2:同比
35
25
15
5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