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组织发育与经济增长 刘文璞.pdfVIP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组织发育与经济增长 刘文璞.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部分 原来在人 民公社体制条件下政府对农村地 区经济实行的直接 计划管理,随着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逐渐 由新的间接计划 管理体制所取代 ,同时政府对农村地 区经济 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也 有 了较大 的减少 。不过政府对农村地 区经济发展影响的方式与程 度的变化 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并不是相 同的。在经济 较发达 的农村地 区,由于农村乡镇企业 的兴起 以及其他方面 的变 化 产业组织发育成长较快,在很多方面 已能替代政府在经济发展 中的作用;而在贫困农村地区 产业组织发育相对较为迟缓 ,在短 期 内尚无其他 的组织来填补政府 的作用减弱后农村经济成长 中所 需的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和实现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组织功能。因此, 政府在贫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可能还将起较大的作用。 然而 ,由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 以后农户获得 了对其家庭经 济资源和人力资源 的相对支配权 政府在贫 困农村地 区经济发展 中的作用,就只能通过其基层政府 (乡镇)和联接基层政府与农户 在开始发展 时 ,一 国的落后状况与该 国最初 的发展机构之 间存在着相关性 。 先进地 区在其开始发展的第一阶段 ,工厂 (私人企业 )在组织方面领先 ;在 比较落后 的 地 区,银行领先 ;而在极端落后 的地 区,则是政府领先 。格琴克 朗: 《从历史观点看经济 落后》第 页 哈佛大学 出版社 , 年 第 2 页 的村民委员会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程度 和效果,就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 政策 的合理性程度; 基层 制度结构及其运行的质量和效率; 实现基层制度结构运行的人 员的素质。后两个要素对贫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就是我们 这项研究的任务。 由于制度方面 的特点,中国共产党 的基层组织实际上与基层 政府组织和群众 团体一起在贫 困农村地 区的经济发展 中联合起着 作用,而且它们之间的作用实际上也无法准确地分开 。在此项研究 中,我们将综合考虑中国共产党 (以下简称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基 层政府组织和群众团体在贫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中的作用。 此项综合调查报告所用基础资料 ,全部来 自我们对贫 困乡村 所作的实地考察取得的数据和档案。分析乡村制度结构、乡村干部 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两个问题,并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贫 困地 区乡村 的制度 结构 现行的农村基层制度结构 ,脱胎于人 民公社体制 ,尽管经过 重新构造 ,但仍或多或少带有 旧体制 的痕迹 。我们先 比较和分析 现行的一般农村 的基层制度结构与人 民公社体制 ,然后再根据调 查 中所取得 的经验材料 分析贫 困地 区基层制度结构 的特征 ,最 后将对贫困地区基层制度结构作一个基本的结论。 (一)历史上的人民公社体制 年 以前 中国农村基层制度结构 是根据新中国成立 以后 优先发展重工业 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为实现通过低价购买农产 品来动员农村资源转移到 由国家控制 的重工业而 自上而下建立起 来 的一种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 。这种基层结构 ,在 中国被称为农 第 3 页 村人 民公社体制 。 人 民公社是一个连接上下级 的中心环节 。人 民公社根据其所 承担 的动员农村资源和管理农村社会经济各个方面 的职能,设立 承担集 中管理全公社 的党务 、行政 、经济 、人 民武装和教育等功 能的各种职能部 门 (通常是一至二人分管一个部 门)和领导体制, 但是党务 、行政和经济管理之 间没有 明确 的分工 。上级组织 (县 或作为县 的派 出机构 的区)及其职能部 门通过下发文件 ,召开会 议 ,派人或 团检查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