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必背诗词精讲:《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docVIP

第12讲:必背诗词精讲:《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讲:必背诗词精讲:《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doc

PAGE \* MERGEFORMAT4 必背诗词精讲:《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 必背诗词精讲:《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 《天净沙·秋思》 作家作品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不久即跳出宦海,退隐田园,写出许多“叹世”之作。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马丹阳》《黄粱梦》等杂剧共15种,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这些评价,并非溢美之辞。 散曲知识 天净沙:散曲曲调名。散曲是元代的新诗体,是在民间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歌词,以后文人相继大量写作。 散曲分小令与套数两种。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数又叫“散套”、“套曲”,是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 这篇作品在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用名词构成一幅切恸人的图画。“枯”“老”“昏”“古”“西”“瘦 ”等词语的色彩情调都贴地衬托出天涯游子的思绪。后两行才点明在夕阳西下环境中的游子,显得何等孤凄悲凉。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缤纷;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由此可见他的愁是何等的浓重。 阅读《天净沙·秋思》,然后答题(15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1.这首曲的曲牌名是 ,曲名是 。(2分) 12.第一句中“ ”一词表明写秋末之景;“昏鸦”写黄昏时归巢之鸦,写出了在他乡的游子的 之情。(3分) 13.第三句中“ ”写出了荒凉,“瘦马”的原因是: 。(3分) 14.“夕阳西下”点出了 ,“夕阳”照应了上文的“ ”字。(3分) 15.全曲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文体介绍 词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也称“诗余”、“长短句”等。它兴起于隋唐民间,晚唐、五代文人使之调式逐渐固定下来,艺术上也渐趋成熟。 到两宋,词的创作空前繁荣,出现了许多著名词人和多种风格流派。李清照和辛弃疾分别是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如“如梦令”、“西江月”等词牌规定着这首诗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和词的内容并无必然联系。词的段叫一片或一阕。 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 南宋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中原故土的忠贞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咏祖国河山。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有稼轩长短句 背景 这首词选自稼轩长短句,“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径风景优美的黄沙道中,“溪山一片画图开”有感于江南夏夜的幽静,写下了这首词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有节奏朗读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美词 词的上阙,以一个清朗,宁静的农村夏夜为背景,衬托出热闹,红火的丰收前景,连青蛙也来“助兴”,花香更是报喜的“信使”。 赏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蝉鸣,可见天气闷热,是

文档评论(0)

5844763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