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构造 第九章 汽车排放控制 第一节 汽车的有害排放物 第二节 汽油机排放控制 第三节 柴油机排放控制 第四节 曲轴箱通风与汽油蒸发控制 第五节 稀薄燃烧与节能减排 第一节 汽车发动机有害排放物 1、一氧化碳(CO) 2、氮氧化合物(NOx) 3、碳氢化合物(HC) 4、柴油机的微粒(碳烟) 1、一氧化碳(CO) CO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中间产物。汽车排放中有害浓度最大的成分 CO生成主要原因: 混合气过浓或局部混合气过浓; 燃烧温度过低,燃烧室容积过小; 空气与燃料混合不充分 燃烧温度越高,热分解(吸热反应)度越大,形成CO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燃烧不充分 热分解 2、氮氧化合物(NOx) NOx NO(95%) NO2 (+其他5%) NOx的生成主要取决于燃烧温度 降低混合气中氧的浓度,降低燃烧温度,缩短在高温燃烧带内的滞留时间,以及改善混合气的形成等可控制NOx产生。 措施: 3、碳氢化合物(HC) HC排放物一般也不超过内燃机总排放量的0.5% HC排放物 不含氧的HC 含氧的HC化合物(醛类等) 采用C含量少的代用燃料; 改善燃烧、保证混合气的浓度和燃烧温度最佳方法来控制。 HC化合物产生的主要原因: 燃烧室内的氧气量不足; 燃烧室壁面温度过低; 混合气形成不充分; 燃烧室内局部混合气过浓 采取措施: HC和NOx在阳光照射下形成光化学烟雾,其主要生成物是臭氧,具有强烈氧化性,对人类、环境危害极大。 4、柴油机的微粒(碳烟) 主要指柴油机排气中的碳烟,其表面吸附的可融性有机物对人的呼吸道有害。(是汽油机的30~60倍) 微粒排放: 提高喷射压力或喷射速率,促进喷雾的微粒化,是改善混合气的有效方法; 改进燃烧室结构,有效组织燃烧室内的气流运动,特别是保证燃烧室内具有一定的涡流强度,是促进扩散燃烧和碳烟氧化的很有效的措施。 控制碳烟的基本途径: 提高火焰温度,但这种方法与控制NOx 排放量互相矛盾; 控制火焰领域内的混合气浓度,避免过浓。 具体措施 第二节 汽油机排放控制 汽油机排放的控制 燃烧控制 废气再循环 二次空气喷射 氧化催化转化装置 还原催化转化装置 三元催化转化装置 催化转化 1、氧化催化转化装置 氧化催化转化装置:将排气中的CO和HC氧化为CO2和H2O。 氧化催化剂: Pt(钯)和Pd(铂)等贵金属 影响催化反应的基本因素:反应物质的浓度、温度以及空间速度。 (单位时间内的气体流量) 2、三元催化转化装置 三元催化剂空燃比特性 二次空气喷射系统只能用再氧化的方法使HC、CO的排放降低,对NOx无效,而三元催化转化装置是能同时净化汽车尾气排放中的CO、HC和NOx的后处理技术。 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净化率受空燃比的影响很大 (1)、作用 (2)、结构 主要由催化剂、载体、垫层、隔热层、内壳、外壳等组成 a-颗粒式催化转化装置;b、c-整体式催化转化装置;d-催化微观结构;e-金属蜂窝载体 1-陶瓷颗粒载体;2-内壳;3-外壳;4-隔热层;5-陶瓷蜂窝载体;6-金属蜂窝载体; 7-氧化铝涂层;8-催化活性物质 (3)、催化剂 常用铂(Pt)、钯(Pd)、铑(Rh)等贵金属为主催化剂 采用Ni、Cu、V、Cr等软金属作为添加剂 目的 提高主催化剂的有效利用率 二氧化铈——催化助剂 目的 改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提高主催化剂的选择性和耐久性。 它具有在氧化(稀)侧吸藏氧气、在还原(浓)侧放出氧气的特性,还具有扩大高效率净化HC、CO、NOx三成分的空燃比范围的效果。 特点 3、废气再循环系统 (1)、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 废气再循环(EGR)是指把发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回送到进气管,并与新鲜混合气一起再次进入气缸. 废气再循环系统工作原理 排气中含氧量很低,主要有大量的N2和CO2,一部分再循环排气经EGR阀回流到进气系统,与新鲜混合气混合,使燃烧速度降低;再循环排气中的CO2不能燃烧却吸收大量的热,使气缸中混合气的燃烧温度降低,从而抑制NOx的生成量。废气再循环是净化排气中NOx的主要措施,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废气混入的量常用的EGR率来表示: 汽油机大负荷、起动、小负荷和怠速不用EGR, 其他工况的EGR率一般不超过20%,可降低NOx排放50%~70% EGR阀的控制方式 真空式 电磁式 第三节 柴油机排放控制 对柴油机而言,其主要有害排放物是NOx和微粒 废气再循环(EGR)技术 捕集器 1、EGR系统 汽油机EGR率一般不超过20%; 直喷式和非直喷式柴油机EGR率可超过40%和25% 柴油机EGR类型 外部EGR式 内部EGR式 低压回路式 高压回路 1-排气凸轮;2-进气门;3-排气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设工程设计优化服务标准》.pdf
- 12J926-无障碍设计标准图集.pdf VIP
- (完美版)动物营养学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课件文档.ppt VIP
- 初始设计评审检查表.docx VIP
- 浅谈产品研制“三化”工作.docx VIP
-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实施方案01290.doc VIP
- 第十五章 精斑检验解析.ppt VIP
- 近三年(2020-2022)高考题•再开发•通用版课时卷(16)练习 2023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docx VIP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 白鹭》PPT优秀课件.pptx VIP
- 《AI公文写作范例大全:格式、要点与技巧》课件 第7、8章 运用AI润色公文、 法定类公文的写作.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