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文学需要解释 ,因为作者 以语言营造 的文
本 ,只有通过可供参照的认知结构才能把握其
意义 。如今 ,解释文本 的方法和技巧 已变得如
此精巧而复杂 ,以致五花八 门的解释学说和文
本理论本身也变成 了 “细读 ” )的
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 ,无论什么样 的批评或解
释方法 ,当它迅速变成一种 时尚之后 ,其影响
力随之就会 以同样 的速度衰减 。关于这一点,
在从新批评到解构主义 的漫长发展历程 中我们
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尽管各类批评或解释方法
角度不 同、 目的各异 ,但有一点是相 同的,那
就是对文本的密切关注 。
文学文本 已经建构 了一个逐渐完善 的阐释
系统 ,这个系统能够对不 同文本作 出明确 区分
但对其指导方法却并不在意 。文学文本具有交
往性 、应用性 、可鉴赏性 ,有关文本 的意义阐
发 、结构分析 、价值确认 、甚至突 出其语义模
第 2 页
糊性 以发掘其潜在 的审美意义 ,这些对于文本解释者来说都是顺理
成章的事情 。形形色色的解释学原理带来 了这样一个 问题 ,那就是
作为一种媒介 的文学到底可否成为文本解释 的对象。 自方法 问题变
成人们关注 的焦 点以后 ,有些人为多元主义辩护 ,有些人则对文学
批评赖 以建立其上 的整个职业行规提 出了质疑 。这两种倾 向表 明,
批评方法及模式的与 日俱增实际上与人们的主观喜好密切相关。
文学可 以被视为事物的某种 “迹象”,例如,文学可 以看做是诗
人生活 的写照或反映社会 的镜子 。而追寻 “意义踪迹 ”的方法所关
注的,正如许多方法论所暗示的那样,是寻求一种解释文本的思路,
解释者通过对暗含结构的解读来发现文本的奥秘。
文学到底是什么 ,对这个 问题 的解答存在着两种倾 向,这两种
倾 向都与把文学看做某种迹象有关 。一种倾 向,试 图以那种暧昧含
混的结构主义 的术语 “诗性”来把握文学的本质,另一种倾 向,
则把文学看成是社会生活 的反 映。这前一种倾 向,不禁让人产生这
样的疑 问:文学是否仅仅只是我们常说的自律艺术的一种别称而 已?
这后一种倾 向,它把文学看做一种勘探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潜
在奥秘 的 “魔杖 ” )因而把文学放逐到 了社会生活的
边缘 。然而 ,在这两种情况下 ,文学都是被作为媒介对待 的。它们
没有把文本 的解释 限定在文本之 中,实际上 ,文本之解释本身 已经
变成 了 日益复杂化 的解释学研究的对象 。于是,把文本作为媒介看
待就陷入 了一种双重 的困境 :第一种倾 向试 图将文学 限定在使文学
性具体化 的表现对象之 中,尽管它也力 图再现文学 旧 日的辉煌 。第
二种倾 向把文学视为促进社会启蒙 的手段但却又把文学等 同于一种
普通文书。
此外,文学作为媒介还分担着其他媒介 的功能 。随着文学在文
明社会 中所扮演角色 的 日益泛化 ,它在一定程度上文学 已经丧失了
作为时代文明缩影的重要意义。文学所承担的社会文化功能越复杂,
它 的随意性就表现得越充分,文学现在 的处境就正是如此 。的确 ,
第 3 页
文学 曾经担负着太多的功能:从文化娱乐到信息沟通 ,从文献记录
到消闲遣兴 ,如此等等 ,都离不开文学 。但如今 ,文学 的这些功能
已经被一些独立 的部 门强行接管,而且文学先前 的那种无所不在 、
无所不能的神话业 已破灭 。因此 ,文学作为媒介就如 同所有其他媒
介一样 ,它必须依靠外部条件来维持生存 。那么 ,文学到底能为人
们提供些什么样的意义呢 ?
尽管文学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仍然能部分满足社会生活 的
实际需要 ,但是,文学 的功用毕竟是有限度 的。对于那些外在于文
学 的事物 ,它实际上是无能为力的。如果我们要深入 了解文学媒介
的历史性 需要 由于被影视媒介打得落花流水 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