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通史-漆绪邦主编.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概 述 散文可 以说起源于原始 的结绳 、刻木记事 ,结绳 、刻木 的事 件要想得到流传 ,需要辅 以口头传述 ,等有 了文字 ,把 口耳相传 的事件记录下来 ,这就是散文。 我 国的散文最早产生于什么时代 ,现在无从确考 。不过我们 认为 ,夏朝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 ,进入奴隶制社会,并且积累了天 文历法知识 ,应当是一个有文字 的王朝 。如果说夏朝十七王 的世 系得 以流传 ,还可 以依靠结绳 、刻木 的方法做到 ,那么春秋战国 时人 (如 《左传》襄公四年和 《天问》、 《离骚》等 )所讲述的那 样繁复的夏代史实 ,不是依据 曾经有过 的文字记载资料 ,则是不 可想象的 (《左传》襄公四年所说是依据 《夏训》)。 《尚书》 中的 《甘誓》, 《墨子 明鬼下》引用它称为 《禹誓》,文字大致 相 同,有人 以为 出于后人之手 ,有人 以为是夏代文字而后人有改 窜 。 《左传 》引 《夏书》十余次 , 《国语 周 语 中 》 引 用 《夏 令》,《孟子 梁惠王上》引用 《夏谚》,这些 《夏训》、《夏书》, 《夏令》、 《夏谚》等等 ,很难说都是 出于后人 的造作 。阮元 曾 说 ,古人无笔墨纸砚之便 ,以简策传事者少 ,以口舌传事者多, 同为一言,转相诰语 ,恐有愆误 , “必寡其词 ,协其韵 ,以文其 言 ,俾得 易于记诵 ,无 复增 改 ” (《揅经室三集 》卷二 《文 言 说》)。 《左传》所引 《夏书》有一些只是片语只言,但也可 以确 第 4 页 定其 中韵 语 约 占一 半 , 《墨子 》所 引 《禹誓 》 , 《孟 子 》所 引 《夏谚 》都是韵语 ,很可 以证实 阮元之说 。夏朝应该是产生 了散 文 的。 商朝在盘庚迁殷 (今河南安 阳)以后 出现 了奴隶制 的兴盛时 期 ,农牧业 、手工业都很发达 ,青铜器不仅种类繁多 ,而且工艺 水平极高 。商朝贵族物质丰富,生活奢侈 ,音乐歌舞高度发展 。 《礼记 表记 》称 “虞夏之质 ,殷周之文 ”,比起夏朝 的朴野 , 殷商 自可 以称 “文 ”。这是一个神权统治 的时代 , “殷人尊神 , 率 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 (同上 ),统治者极端迷信 ,阴晴风 雨,祭祀殉葬,出行 田猎,事事 占 卜, 卜官把 占 卜的事件和结果记 录在龟 甲兽骨上 ,这就是 卜辞。因为出土的 卜辞极多,涉及面广 , 为我们提供 了殷商时代丰 富的历史资料 。这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 的不容争议 的最可靠散文 。 卜辞之外 ,也有少量记事刻辞 ,长者 不过百多字 。 卜辞能够 明白达意,有的已具备了记叙散文的要素 。 殷商 的青铜器上开始有 了铭文 ,少 的一个字 ,最多的不超过五十 字 。内容多是记述得到殷王赏赐 ,作器铭 以为纪念 。我们不认为 卜辞 、铭 文 可 以代 表 殷 商散 文 的水 平 。 《尚书 商书》的 《盘 庚 》三篇 ,学术界都认为 ,虽然 带有某些后代文字 的色彩 ,仍然 是很可靠 的殷代文献 ,它所表现 的神权思想与 卜辞一致 ,而篇幅 颇长 (上 中下三篇近一千三百字 ,上篇近六百字 ),语气传神 , 有形象 的比喻,表达水平 比 卜辞 、铭文高得多 。 周灭殷 ,引起 了政治、思想上 的一次变革, “旧制 度 废 而 新 制度兴 ,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 (王 国维 《观堂集林 》卷十 《殷 周制度论 》 )。周人夺取政权 以后 ,感悟到 “天命靡 常 ”、 “天 不可信 ”,战战兢兢,唯恐坠失天命,于是提出了 “敬德”、 “保 民”、 “明德”、 “慎罚”的主张,由殷人的一味迷信鬼神转向于重 人事 ,制礼作乐 ,分封诸侯 ,实行宗法等级制度 ,采取 了一套巩 第 5 页 固政权 的政治措施 。 “周人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