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作家文学作品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浅谈.docxVIP

哈尼族作家文学作品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浅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尼族作家文学作品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浅谈.docx

哈尼族作家文学作品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 浅谈 摘要:哈尼族作家群是一支生机勃勃的群体,他们 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拓展和丰富了中国乃至 世界文学和文化艺术宝库。本文通过审视和分析哈尼族作家 文学作品中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探索哈尼族作家群文学 作品创作的传统和现实风格及意义。 关键词:哈尼族;文学作品;民族性;时代性 中图分类号:1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 (2013) 05-0151-02 在中国西南云南边陲的连绵群山中,在红河沿岸,生活 着勇敢、智慧、勤劳的哈尼族。他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创 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艺术宝 库。随之而成长起来的哈尼族作家群是一支充满活力的作家 群,发表了许多作品。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一方面,他们用 自己炽热的爱描写家乡的所见所闻,表达对乡土的依恋和对 生活的思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 民和风土人情成了他们创作的源泉,如,艾扎的《爱,溢满 红河谷》《棺树》,冯德胜的《远方有个世界》,朗确的《最 后的鹿园》,毕登程的《无量山》,哥布的《母语》《遗址》 等;另一方面,一些作家创作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优秀 作品,如白茫茫的《苍茫的分水岭》,艾扎的《红河水从这 里流过》《阴河水漫过的村庄》《阉谷》,存文学的《兽之谷》 《鹰之谷》《兽灵》等等。 一、民族性 哈尼族的许多文学作品主要以哈尼族人民的生活为描 写对象和基本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呈现哈尼族人 民的喜、怒、哀、乐,展现哈尼族社会的深刻思想文化内涵。 因为许多哈尼族作家总是从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汲取 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一)在与汉民族语言文化互动交融中坚守和传扬本民 族的语言文化 哈尼族,像其他许多少数民族一样,重视对汉族文化的 互动与交流,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的相互渗透与交融推动了哈 尼族历史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近年来,一大批优秀的哈尼作 家,如哥布、艾吉、赵德文、车金明、白居舟、莫独等,为 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传扬和坚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一直 还在努力着,使本民族语言和文化得以进一步地推广与传 扬。目前,红河州的《哈尼文报》,以及红河州人民广播电 台、西双版纳州广播电视台均有用哈尼文编播的新闻、文艺 节目;哈尼文在记录哈尼语广播稿以及影视、整理哈尼族民 间文学等方面已经和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民族语言和 文化是本民族的根系,是本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的源 泉。哈尼族拥有许多丰富的传统歌谣:古歌、情歌、婚俗歌、 丧葬歌等,哈尼语中一些经典的词句或传统歌谣用汉文无法 准确书写或表达,所以哈尼文在记录这些经典的词句或传统 歌谣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哥布,作为一个优秀的哈尼族诗人,他一直重视和坚守 着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包括他不仅用双语写作,更多 的还表现在他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不自觉的珍爱上。哥布的 诗继承与发扬了哈尼族传统的民族歌谣形式,他诗歌中的乡 土场景:山川、河流、梯田、蘑菇房等继承了传统歌谣中的 乡土气息与抒情特色。 在《家》中,哥布写道:“在群山的怀抱在翠竹中间/ 狗的叫声传进山谷/孩子们在村边的树林里撵山/青石板的 积木/垒成我们的家/头顶上是永远微笑的星辰/屋檐下是老 人们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父母的田地里生长我们的希望/一 个又一个灵柩缓缓埋进泥土 / 一个又一个小生灵神圣地诞生 /像一个美丽的童话/这童话里有一种甜蜜的声音神圣的声 音/在遥遥地召唤我们。”他已出版的诗集《母语》《遗址》 在内容和形式上,很类似哈尼族传统歌谣。 (二)充满浓郁乡土特色的哈尼族文学作品 哈尼族作家创作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典型的乡土文学特 征:一些具有浓郁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题材,如“哈尼村 寨”、“哈尼梯田”、“哈尼姑娘”等常见于他们的作品中, 如存文学的《高山、峡谷我永远的家园》,哥布的《想起我 的故乡元阳山坡》、《在百合合玛的田边做一个鸭圈》,艾扎 的《爱,溢满红河谷》《棺树》等。元阳山坡上有我的好 姑娘/我亲爱的小妹说过/过了藤条江不要忘记/过了红河也 不要忘记/妹妹的话用心攥紧/在白天的阳光下想走岁在别 人的故乡/想起我的故乡元阳山坡/想起山坡上我的姑 娘”一一《想起我的故乡元阳山坡》。哈尼族作家作品中乡 土文学特征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家园的深深眷恋之情,家乡的 高山、树木、石头、河流、梯田、猪狗、家乡鸟、太阳、月 亮、星星等这些大自然中所见的东西成了他们的主要描写对 象。他们对故土家有着最炽热的爱恋。如《我们的寨子九 象。他们对故土家 有着最炽热的爱恋。如《我们的寨子九 “要是远远地看/像一窝鸡雏/我们亲爱的寨子/天上的白云 一样/山野的风一样/在山间流浪/如果细细地倾听/猪狗的 叫声/也仿佛能听见/当一天黑下来的时候/我们亲爱的寨子 /好像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在大山母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