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松的外生菌根?—菌丝 竹内生菌根横切面图,示真菌菌丝 内外生菌根? Types of mycorrhiza(菌根的类型) Ectotrophic mycorrihiza (外生菌根) 菌丝包被在植物幼根的外面,成菌丝鞘丝状覆盖层 ——“哈蒂氏网”,有时也侵入根的表皮或皮层细胞间隙中,但不侵入细胞内,称~。 松、云杉、榛、山毛榉、鹅耳枥…… Endotrophic mycorrihiza (内生菌根) 菌丝通过细胞壁侵入到细胞内,显微镜下可看到表皮或皮层细胞内布满菌丝,构成一些椭圆形泡囊和树枝状菌丝体(VA菌根),称~。 禾本科、胡桃属、桑、葡萄属、李、杜鹃、兰科、苜蓿属、银杏 Ectendotrophic ycorrihiza (内外生菌根) 在根表面、细胞间隙和细胞内部都有菌丝。 草莓 红汁乳菇菌根(1) 红汁乳菇菌根(2) 红汁乳菇菌根纵剖面(X100) (示菌丝套脱离根表) 红汁乳菇菌根拨离的菌丝套X100 红汁乳菇种植园产菇现场 菌根电镜扫描 未感染红汁乳菇菌的马尾松根 菌根横断面及菌丝套电镜扫描 菌根横断面及菌丝套电镜扫描 根瘤和菌根的固氮作用 大气中游离的N2 NH3 Nitrogen fixation enzyme (固氮酶) : Molybdenum-iron-protein (钼铁蛋白) Rhizobium(固氮菌) Leghemoglobin (豆血红蛋白) Signification of mycorrihiza 菌根的意义 (1) 互利共生(真菌将所吸收的水、无机盐及有机物质共给种子植物, 而种子植物将其制造和贮藏的有机养料,包括将氨基酸供给真菌)。 (2) 菌根可促进细胞内贮藏物质的分解。 (3)增进根部的输导和吸收作用(尤其P、Zn、Cu、S等无机盐吸收)。 (4) 分泌水解酶促进根际有机物分解。 (5) 产生激素,增加根部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促进根系生长。 (6) 增加豆科植物固氮和结菌率。 (7) 提高一些药用植物的药用成分(如冬虫夏草、天麻)。 (8) 提高幼苗移植、扦插成活率。 (9) 兰科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 常见非豆科固氮植物 桤木(珙桐科) 树铁(苏铁科) 杨梅(杨梅科) 蓝藻(藻类) 罗汉松(罗汉松科) ? Application and foreground 应用和前景 (1)?种植豆科植物作绿肥 (2)?豆科植物与其他作物间作、轮作 (3)?制成根瘤菌菌肥 (4) 从田皂角属中分离出具光合能力的根瘤菌 (5) 100余种非豆科植物能形成固氮的根瘤或 叶瘤,可用于固沙改土 (6)设法用遗传工程的手段使谷类作物和牧草 具备固氮能力,已成为世界性的研究热点。 Application and foreground 应用和前景 (1)松属植物移栽于与其共生的真菌土壤里; (2)小麦播种前接种菌根,增产27%,蛋白质提高35%; (3)玉米、大豆、牧草等接种菌根,取得增产效果; (4)一些国家已将接种VA真菌作为商品化措施之一; (5)果树苗圃以接种VA替代施用P、Zn肥。 VA菌根(Vesicalar-Arbuscular,即泡囊-丛枝菌根,又称丛枝菌根),是内囊霉科(Endogonaceae)的部分真菌与植物根形成的共生体系。其特点是真菌的菌丝体主要存在于根的皮层细胞间和细胞内,共生的植物仍保留有根毛。大多数农作物、木本植物和野生草本植物均具有内生菌根,但由于缺乏明显的外部形态特征而常不为人们重视。 * * * * * * * * * * * * * * * * 水分在质外体中的移动,不越过任何膜,所以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但根中的质外体常常中不连续的,它被内皮层的凯氏带分隔成两个区域: 一是内皮层外,包括根毛,皮层的胞间层、细胞壁和细胞间隙。称为外部质外体。 二是内皮层内,包括成熟的导管和中柱各部分细胞壁,称为内部质外体。 水分由外部质外体进入内部质外体时必须通过内皮层细胞的共质体途径才能实现。因共质体运输要跨膜,所以水分运输阻力大。 * * * * * * Produce process of lateral root primordium 侧根原基的形成过程 pericycle cell (中柱鞘) 去分化(dedifferentiation) Promeris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