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道教对老子之道的继承与发展-UMeJournal-Universityof.PDF

略论道教对老子之道的继承与发展-UMeJournal-Universityof.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学研究学刊》第九卷(2018),页75-101 Cogitatio: Journal of Sinological Studies, Vol. 9 (2018), pp. 75-101 略论道教对《老子》之“道” 的继承与发展 严家建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 内容摘要: 从道教的立场出发,自然是肯认《老子》一书是其教理 教义的泉源,尤其是关于“道”这个最高范畴,更是道教之 所以以“道”为名的主要原因。不单如此,《老子》书中自 然、无为、清静、寡欲等主张也是道教应用在宗教修持、养 生理论等各个方面的基准。当然,历史的进程决定了后来的 道教不可能一成不变地接受《老子》的说法,而是作了延伸 和补充,有时甚至是改造。本文旨在探讨道教如何继承和发 展了《老子》书中所论述的“道”,具体的方法是:先归纳 出《老子》所说的“道”的内容特点,再从各个历史阶段的 道教典籍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关于“道”的界定,以之与《老 子》作简略的比较。最后,本文将道教对《老子》之“道”的 发展归结为五大方面:属性方面、感知方面、应用方面、论 证方面、境界方面。如此,就可以勾勒出汉代以来的道教如 何继承并发展了先秦《老子》之“道”的一个轮廓。 关键词: 老子,道教,继承,道,道体 75 《汉学研究学刊》第九卷(2018) Cogitatio: Journal of Sinological Studies, Vol. 9 (2018) 前言 道教以“道”名教,其最高信仰自然就是“道”,道 教徒也必然要以“道”作为最高的信仰。因此,要弄清楚什 么是道教,首先就得弄清楚道教徒所信仰的“道”到底是什 么。 要说“道”这个道教最崇高的信仰,当然得追溯到先 秦时候的老子(约公元前571-?)及其《老子》一书(即 《道德经》)。此书讲述了“道”的一些情况,比如“道常 有无”、“道法自然”、“道常无为”、“道生万物”、 “道”的性质、与“道”相关的工夫论等等课题。 从道教的历史进程来看,道教所有的信仰、教理、教 义、神学、戒律、修持、仪式、养生思想、炼丹理论等等, 都立基于《老子》,不论是依着原有的说法抑或发挥诠释的 补充。总之,要真正理解道教所信仰的“道”,就必须在 《老子》之中去探索、去领悟、去体会。这也就是为什么道 教徒会奉老子为道祖,奉《老子》为圣经,坚信“没有《老 子》就不会有道教”的原因。 一、《老子》中关于“道”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理解道教关于“道”的内容,让我们先了解 《老子》是如何界定“道”的。 76 严家建,《略论道教对〈老子〉之“道”的继承与发展》 首先,“道”是唯一永恒常存的终极本体。所谓本体, 简称为“体”,是指事事物物藉以存在的总根据以及赖以生 成的总根源;没有了本体,事事物物都无以存在、难以生 成。“道”就是所有事物的本体。《老子》提到“常道” 1 (第1章) 、“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其精甚 2 真”(第25章) ,说明唯一的“道”必然是真确的,也必 定是永恒常在的,更必须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一切事物现 象是因为“道”发起的作用而产生或存在,因此事物其实是 “道”之“用”。“体”和“用”是密不可分的,有“体” 才有“用”,有“用”便能显示出“体”,也就是说有根据 才能产生现象,有了现象便能展现出其根据。 第二,“道”是一切存在事物的终极根据。《老子》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