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CT少见病读片.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CT少见病读片.ppt

病理 镜下所见:送检肿块一只,大小约5.0cm×3.5cm×3.0cm(冰剩标本),镜下见淋巴结结构存在,淋巴滤泡增多,套区增宽,呈洋葱皮样改变,见可生发中心萎缩,部分淋巴滤泡内可见后壁血管,副皮质散在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管增生,管壁玻璃样变。 免疫组化:CD20、CD79a(淋巴滤泡),CD21(FDC网+),CD23(—),CD3、CD43、CD5(副皮质区+),CyclinD1(-),CK(—),Ki-67(约10%+) 病理诊断 (后纵膈)淋巴结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型) 小结 Castleman 病属病因未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近年来的研究倾向于本病起源于机体免疫调节缺陷,导致淋巴结中B细胞及浆细胞的过度增生所致。病理组织学分为透明血管型、浆细胞型和混合型,结合其临床表现分为局灶型和多中心型。 Castleman 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以纵隔、颈部、腋下及腹部为好发部位,而累及淋巴结外器官和组织极其罕见。 局灶型 Castleman 病的 CT 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呈圆形或椭圆形的软组织肿块,部分呈浅分叶状, 病灶体积较大时对周围组织或器官有不同程度推挤、压迫征象。CT 平扫多为等或略低密度,密度较均匀,部分有斑点状、线样、弧形或分支样钙化且位于病灶中央较多,肿瘤较少合并囊变、出血或坏死。 多中心型 Castleman 病表现为多个软组织结节,体积都不大,轮廓光整,平扫呈等低密度。 病理分型的不同表现在CT增强上存在差异,富血管的透明血管型多表现为明显强化,而血管较少的浆细胞型则多表现为轻度强化 鉴别诊断 胸腺瘤:胸腺瘤与 CD 都为纵隔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均可明显强化,但胸腺瘤多成明显欠均匀强化,胸腺瘤边界无 CD 光滑规则。 副神经节细胞瘤: 与局限型难于区分,它同样有丰富的扩张扭曲血管,但常常沿着主动脉生长,CD 则按淋巴链分布。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 * * 腹部IMT的CT表现缺乏特异性征象: 1.肿瘤形态大小:多为单发类圆形或不规则软组织肿块,瘤体为1-30cm不等; 2.边界及周围改变:肿瘤边缘可规则、清晰;部分毛糙、不整,多发生于肿瘤体积较大者,可累及周围组织; 3.肿瘤密度:为实性或囊实性肿块,可有钙化; 4.强化特点:病变呈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甚至显著强化,强化形式的多样性与疾病病程、纤维组织和细胞成分分布相关,肿块富含血管及炎性肉芽肿,多为显著强化,表现为渐进性强化,呈“慢进慢出”特点,无强化区为炎性渗出或坏死成分。 CT对诊断腹部IMT的特异性不高,诊断依靠病理检查,但CT能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强化特征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对IMT的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病例四 男,45岁 体检发现脾脏占位1周 患者于1周前来我院体检,查CT提示“脾脏实质性富血供占位”,无腹痛腹胀,无发热畏寒,无咳嗽咳痰,无胸闷心悸,无四肢关节酸痛,无血尿、尿痛,无黑便、便秘,无眼黄尿黄。 专科检查: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CT平扫 CT增强 手术记录 术中脾脏中极占位,约6cm×5cm,未见远处转移,行腹腔镜辅助脾切除术。 病理 镜下所见:送检脾脏一个,切面见一肿块,大小约4.5cm×4cm×3.6cm,镜下见结节内为红髓组织增生,细胞核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夹杂较多薄壁血管,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局部上皮样肉芽肿形成,多核巨细胞反应 免疫组化:CD34(血管+),CD68(+),CD8(血管+),F8(血管+),CD21(-),CD31(血管+),SMA(+),S-100(-),CD117(-),LCA(淋巴细胞+) 特殊染色:抗酸染色(-),六胺银(-),PAS(-) 病理诊断 脾符合错构瘤伴肉芽肿炎 小结 脾脏错构瘤(splenic hamartoma,SH)是一种罕见的脾脏血管性肿瘤样病变,由各种正常脾脏组织混杂而成。 本病发生部位差异无显著性,可发生于脾脏各个部位,无性别差异,发病年龄以中年居多,绝大多数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但女性患者更容易产生症状。本病单发病灶多见,少数可见多发病灶,边界清楚,但无完整包膜。 脾错构瘤CT平扫时往往示肿块呈等或稍低密度,位于脾内或包膜下。当脾内病灶呈等密度时易漏诊,病灶位于脾包膜下者有时仅表现为脾脏轮廓的改变。部分病灶密度混杂,提示有多种成分组成。SH较少发生囊变坏死,仅极少数以囊性变为主。当肿块伴有钙化和/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