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主动脉瘤影像学诊断-.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主动脉瘤影像学诊断-.ppt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血管造影 显示解剖结构 测量压力 主动脉夹层CT诊断 需对比增强,以快速注入造影剂的动态增强扫描为宜. 清晰显示主动脉真假腔、内膜片、病变范围以及继发的胸腔积液, 可以显示假腔内血栓及动脉壁的钙化, 可显示夹层与主动脉分支的关系,了解头臂动脉、内脏动脉及下肢动脉的供血情况。 通过三维重建可以了解整个夹层的全貌,可以测量夹层的直径,真假腔的长度,为介入治疗提供参考数据。 主动脉夹层MRI诊断 SE、GRE快速成像MRI无须注入对比剂 通过横断、冠状、失状和斜位等任何层面成像,了解夹层病变的全貌,主动脉分支供血情况。 快速成像可观察内膜破口、真假腔内的血流动态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对比增强MRA,观察效果更加。 主动脉夹层造影诊断 胸主动脉造影,有时需加做腹主动脉造影。 造影可显示主动脉为双腔,一般真腔多受压狭窄、变形,假腔则多扩张; 真、假腔充盈对比剂后两者之间的浅状负影为内膜片; 可见对比剂自真腔向假腔喷射的内膜破口; 造影可显示主动脉分支与夹层的关系,也可显示主动脉关闭不全和冠状动脉情况。 胸腹主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主动脉狭窄主要见于: 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炎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胸腹主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1980年Velasgues首先报道了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狭窄,开创了介入治疗主动脉狭窄技术。 1991年Ashmaoui 和Vorwerk相继报道了应用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主动脉狭窄,取得成功。 胸腹主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适应证 各种病因引起主动脉狭窄,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所至主动脉狭窄,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术后吻合口狭窄。 胸腹主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禁忌证 大动脉炎活动期;主动脉完全梗阻导丝不能通过者。 胸腹主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术前准备 1.病人准备 常规准备同周围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前应进行诊断性血管造影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及范围,以便选择合适球囊及支架。 2.器械准备 8F动脉穿刺套管,猪尾导管,260cm长替换导丝,各种球囊导管(9mm~20mm),12mm~20mm直径血管内支架。 胸腹主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操作方法 猪尾导管造影及测压,了解病变部位、程度及范围。 可选用单一直径较大的球囊进行扩张;也可选用双球囊技术进行扩张 球囊扩张压力为6~14atm,每次持续30~60秒,重复2~3次如球囊扩张效果不满意,或大动脉炎病例为预防再狭窄,需置入血管内支架。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因球囊扩张远期疗效差,以置入血管内支架为宜。 胸腹主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植入血管内支架 如球囊扩张效果不满意 大动脉炎病例为预防再狭窄 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 胸腹主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术后处理 继续肝素抗凝12~48小时,口服阿司匹林半年。 人造血管内支架治疗主动脉瘤 黄连军 人造血管内支架治疗主动脉瘤 简史 1991年,Parodi首次报告采用人造血管内支架移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获得成功 1994年, Scott 和 Chuter成功放置了分叉型人造血管内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促进了这项技术的临床应用。 至今已有数万例腹主动脉瘤患者接受这项技术治疗。 人造血管内支架及输送系统 人造血管通常为尼龙、涤纶或聚四氟乙烯 支架材料多为镍钛记忆合金。内支架附在人造血管的内壁,主要起支撑作用。 输送系统由外鞘管和内导管组成,内导管前部带有球囊和人造血管内支架,与外鞘管组成同轴结构。 适应症 同手术适应症是相同的 1.瘤的直径?5 cm; 2.瘤的直径每年增加?0.5 cm; 3.出现破裂或其他并发症的征象; 4.同时符合腔内治疗的其他条件 禁忌症 1.腹主动脉瘤累及双侧髂动脉,植入支架后会覆盖两侧髂内动脉开口; 2.一侧髂动脉闭塞, 植入支架后会覆盖另一侧髂内动脉开口; 3.肠系膜下动脉和腰动脉通畅,术后可能会出现Ⅱ型内瘘; 4.感染型动脉瘤; 5.髂动脉过度弯曲,股动脉直径过小,输送系统难以通过者。 6.小儿或青少年,主动脉仍可进一步发育者。 主要操作步骤 1.术前行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患者取平卧位,身后放置不透X线标尺。 2.首先于腹股沟处暴露股总动脉,猪尾导管置于肾动脉上方行腹主动脉造影。 主要操作步骤 3.沿导管送入260cm超硬交换导丝,沿导丝送入装有人造血管内支架的输送系统,将人造血管内支架顶端的金属标志准确定位在肾动脉开口下缘,固定内导管,缓慢撤出外鞘管,使支架张开至完全释放。 主要操作步骤 4.将预置的球囊分别放置在支架的远端和近断,用稀释的造影剂进行扩张。 5.从对侧股动脉送入用多功能导管进入血管内支架的短肢断,换超硬交换长导丝,沿导丝送入支架左腿。释放及扩张后,送入猪尾导管至降主动脉远端行造影,如无内瘘则撤出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