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颅内钙化性病变.ppt

  1. 1、本文档共1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颅内钙化性病变.ppt

1.颅内动脉瘤 部分或者完全血栓形成的动脉瘤,其壁常出现弧形或环形钙化。是CT平扫时确定诊断的重要依据。有时,动脉瘤内血栓形成部分也可出现小点状或小片状钙化。 2.动静脉畸形(AVM) AVM发生钙化叫为常见,主要与血栓形成及反复出血有关,钙化可呈小点状或不规则小片状,也可呈团块状或许多血管条形钙化,后者出现时CT平扫即可确定诊断。 3.脑三叉血管瘤病 又称颅颜面部血管瘤和软脑膜血管瘤、Sturge-Weber’s综合征。 绝大多数为散发,无性别差异,病因不明,有人认为属遗传或染色体畸变所致。 临床症状:与低血钙有关,表现为慢性手足搐搦、癫痫发作,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和定向障碍,白内障、皮肤粗糙、指甲营养不良及椎体外系运动障碍。 生化检查特点:血清钙降低,血清磷升高。 钙化特点: 弥漫性分布于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小脑齿状核、大脑半球皮层下级皮髓质交界区,两侧较对称,呈斑片状、条形、月牙状或点状钙化。确诊需结合临床,尤其是生化指标。 2)假性或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定义: 组织对甲状旁腺激素无反应,导致低血钙症,称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生化检查示血钙降低。 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外表与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一样,但肾小球与骨骼对甲状旁腺激素有反应。生化指标示血清钙磷正常。 特点: 好发于儿童级青少年。 脑内钙化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相似,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及生化指标。 3)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硬脑膜广泛钙化,如大脑镰、小脑幕等,基底节区及其他脑实质内也可出现钙化,常比较对称。 诊断需结合临床,本病主要表现有无力、易疲乏、肾绞痛、腹痛、关节痛、便秘,也可有精神症状,生化检查时血清钙升高。 4)维生素D中毒 主要见于长期服用Vit D的婴儿,钙化特点与其他钙化一样,呈双侧对称性分布。 3.家族性疾病 1.结节性硬化 定义:是一种先天性、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临床表现:以皮脂腺瘤、癫痫和智力低下三联征为特征。 病理特点为错构瘤。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脑部最易受累,而其他器官受累可有可无。 最常见部位为大脑半球、脑脊液通路附近,尤其是室间孔附近的室管膜下,少数位于皮质区。 位于室管膜下的病灶常发生钙化,位于皮质的结节虽然也可发生钙化,但多数为部分钙化部分为钙化的混合病灶。 发病年龄:2岁后出现室管膜下多发结节状钙化为其临床特征。 未钙化的结节在CT上呈等或高密度,MRI检查优于CT,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搞信号。但对钙化的结节CT检出率优于MRI,两者互补。 鉴别诊断 主要与TORCH(先天宫内感染)相鉴别。 相同点 不同点 智力障碍,脑实质内多发散在结节样钙化,均位于侧脑室周围室管膜下。 结节性硬化同时有皮肤皮脂腺瘤存在,或者其他部位同时有肿瘤存在。MRI检查时皮质内可能有未钙化的错构瘤结节存在。 鉴别诊断 约10%-15%的结节性硬化患者,室管膜下结节可以转化为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CT、MRI检查时表现为侧脑室肿瘤,需与侧脑室内其他肿瘤鉴别。 2、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铁钙质沉着症(Fahr’s综合征) 临床非常少见。部分病例有家族史,故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临床变现无特征性。 病理学上以双侧基底节区铁钙质沉积为特征。也可发生于丘脑、小脑齿状核和皮质下区。 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最好方法。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钙化,呈均质较高密度,轻者钙化仅局限于苍白球、尾状核、壳核和丘脑,严重者大脑半球皮层下、小脑齿状核和脑回呈弥漫性广泛性钙化。 MRI检查,多数表现为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少数呈高信号,可能由于蛋白质或粘多糖和铁、钙结合后沉积到基底节所致。 鉴别诊断 应在排除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及其他原因所致基底节钙化情况下,行家族调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3.科克因综合征 又称纹状体小脑钙化伴白质营养不良-侏儒-视网膜变性-耳聋综合征、20-三体综合征、早老样综合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性疾病。 病理:除脑白质脱髓鞘外,皮层、基底节及小脑有钙铁沉积,几乎所有少突胶质细胞消失,白质萎缩伴有斑点状脱髓鞘。 临床表现:出生时正常,以后出现智力障碍、面部表现异常,皮肤感光过敏、驼背和大手大脚侏儒。神经系统症状包括神经性耳聋、视神经萎缩、白内障、小脑共济失调、运动性周围神经病等。长20-30岁死亡。 影像学表现 CT检查:双侧基底节区及其他部位钙化,颅骨及脑膜增厚,脑室系统和脑沟扩大,白质脱髓鞘呈斑点状或斑片状,CT扫描呈低密度,MRI T2WI呈高信号。 4.神经纤维瘤病 源于神经嵴细胞异常导致的多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分型:I型,为第17对染色体异常;II型:为第22对染色体异常。I型占绝大多数。 临床特点 皮肤牛奶咖啡斑躲在幼年或出生时即可看到,故于儿童期可确诊,但大部分在20岁左右发现皮下肿瘤就诊。 多数有家族遗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