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观察要点 1.根据患者创面大小评估患者的渗液量,体液丢失的程度,做好补液量的计算:观察患者,有无唇干,口渴,神志改变,大面积烧伤患者口服有限,必须及时,足量,快速静脉补充,以保证患者平稳的度过休克期。 2.心率、血压变化:大面积烧伤患者心率应维持在120次/分以下,肢端温暖,如果出现心率140次/分以上且细数无力,血压低,肢端湿冷那么患者很可能进入休克早期。 3.尿量:大面积烧伤患者应给予留置导尿,准确记录尿量,成人尿量要维持在30ml/h。 4.体温变化: 病人突发寒战高热,体温持续在39.0摄氏度以上,或36.0摄氏度以下脉搏持续在140次/分以上,警惕患者出现败血症。 * * 烧伤 一、病例介绍 患者,罗仕全,男,40岁,因“全身被乙炔、柴油烧伤2小时”入院,感创面疼痛,创面红肿,潮湿,见大小不等水泡,部分皮肤破损、脱落,有淡黄色渗液。无高热、畏寒,无心悸、气促,面色苍白,肢端湿冷,少尿。测:T:37.5℃,P:99次/分,R:20次/分,BP:125/71mmhg。 医生诊断:多处Ⅱ°烧伤80% 二、烧伤的概述 烧伤是指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的统称,包括由火焰、热力、光源、化学腐蚀剂、放射线等因素所致的损伤。 烧伤 三、烧伤的病理生理 热力烧伤的病理变化,取决于温度和作用时间,同时烧伤的发生、发展与个体有关。烧伤主要致死原因有窒息、烧伤败血症和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根据烧伤后的病理生理反应及临床特点,将烧伤分为三期: 1、急性渗出期(休克期) 休克是烧伤后48小时内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面积烧伤的热力作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血浆外渗至组织间隙及创面,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体液渗出多自烧伤后数分钟开始,2~3小时最快,8小时达高峰,12~36小时减缓,48小时后趋于稳定并开始回吸收,临床表现为血压趋于稳定,尿液开始增多。 2、急性感染期 创面从渗出为主逐渐转化为吸收为主,创面及组织中的毒素和坏死组织分解产物吸收入血,引起中毒症状。加之烧伤使皮肤失去防御功能,污染创面的细菌易在坏死组织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烧伤越深、面积越大,感染机会越多、感染越严重。 3、修复期 组织烧伤后,在炎症反应的同时,创面已开始了修复过程。包括创面修复期和功能修复期。浅度烧伤多能自行修复;深Ⅱ°烧伤如无感染等并发症,约3~4周后自愈,留有瘢痕;Ⅲ°烧伤或严重的深Ⅱ°烧伤均需靠皮肤移植修复。 烧伤 四、临床表现 1.症状 ⑴疼痛:烧伤后病人出现剧烈疼痛。 ⑵休克:严重烧伤后不久心输出量即有明显下降,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细数、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症状。 ⑶发热:大面积烧伤病人可出现体温身高等反应。 2.体征 ⑴Ⅰ度烧伤:又称红斑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表现为皮肤红斑,轻度红肿,干燥无水泡。 ⑵浅Ⅱ度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甚至真皮乳头层。表现为大小不一水泡、壁薄、剧痛,创面潮红、湿润、水肿。 ⑶深Ⅱ度烧伤:伤及皮肤真皮层,表现为水泡小、壁厚、感觉迟钝,有拔毛痛,创面稍湿、基底苍白与潮红相间。 ⑷Ⅲ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表现为创面无水泡、无弹性,干燥如皮革样或呈蜡白、焦黄甚至炭化成焦痂。 I?烧伤 Ⅱ?烧伤 表皮松动,积液少 基底红白相间或略苍白 痛觉迟钝(深Ⅱ度) 基底苍白 痛觉迟钝 (Ⅲ度) Ⅲ度烧伤 创面焦黄炭化 部分呈皮革样 痛觉消失或 非常迟钝 五、治疗方案 1.烧伤急救和早期处理 ? 烧伤早期处理包括现场急救、后送转运和入院后的初期处理。恰当的早期处理可以减轻烧伤损伤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降低死亡率。 烧伤 2.烧伤创面的保护 防止创面再损伤和污染。可用清洁衣服、被单、床单覆盖创面并予以保暖,如内层能盖以医用纱布等无菌敷料,则更为理想。在对烧伤创面处理时,应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创面尽量不要涂任何外用药物,尤其是油性或带有颜色的药物(如汞溴红、甲紫等),以免影响治疗中对烧伤创面深度的判断和清创。对二度烧伤的水疱和浮动的水疱表皮最好不要自行处理。 3.镇静止痛 烧伤患者伤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躁动,应适当给予镇静止痛药物。对轻度患者可口服止痛片或肌注哌替啶、吗啡等。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伤后渗出、组织水肿,肌注药物吸收较差,多采用药物稀释后静脉注入或滴入,药物多选用哌替啶或与异丙嗪合用。应慎用或不用氯丙嗪,因用后能使心率加快,影响休克期复苏的病情判断,且有扩血管作用,在血容量未补足时,易导致发生休克。对小儿、老年患者和有吸入性损伤、颅脑伤的患者应慎用或不用哌替啶和吗啡,以免抑制呼吸,可改用地西泮(安定)、苯巴比妥或异丙嗪等。 4、液体治疗 烧伤早期及时扩容:烧伤早期及时扩容是降低合并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延迟扩容,微循环将发生严重障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