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第一课时) 一、自然灾害 1、定义: 2、形成条件: 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1). 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2). 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辨析如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课本第2页) 结论:自然灾害的判别标准 (1)是否以自然异变为诱因; (2)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或资源破坏。 思考:受灾程度(灾情)跟哪些因素有关? 孕灾环境—是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 受灾体—是灾害的承受体 致灾因子—自然异常变化 灾情—是指因灾导致的生命、财产、资源损失的情况 灾情大小的取决因素: 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 思考: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 3.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 儿童是弱势群体 1.人员伤亡 生理伤害 心理和精神伤害 (1)、两方面 (2)、影响因素 灾害的强度 年龄、性别、收入、居住条件、健康状况 (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干旱导致玉米枯死绝收 洪灾导致通讯设施中断 被洪水浸泡的工厂物资 火灾毁林 地震毁坏的高架桥 2.财产损失 直接财产损失: 间接财产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 自然灾害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 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 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 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和广泛性) 非可再生资源:受灾后无法或很难恢复 可再生资源:可再生,但缓慢 水资源和大气资源:恢复需要长时间、大投入 生物资源:总体上可再生,但灭绝后不会再生 土地资源:一旦破坏,导致环境问题 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死亡人数20万以上, 300万无家可归 中新网3月3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2日,智利总统巴切莱特表示,确认在8.8级地震中遇难者已达到795人 为何智利地震比海地震强很多 死亡比海地却少很多? 海地本来就贫穷,灾后救援不好,且震中距离首都太子港较近,机场和港口设施都遭到较大破坏。 智利本来就是大地震的多发国,比较有经验,且这次地震的震中离大城市较远,位于山区,人本来就少 灾害强度 大 小 危害程度高 危害程度低 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 经济发 展水平 防抗灾 能力 高 低 强 弱 危害程度低 危害程度高 危害程度低 危害程度高 三.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思考:根据上图,想一想,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如何? 一定灾强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上的经济密度大,那么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是还应该考虑到灾害损失与发达的经济相比较小,即灾情损失的相对数量小,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所以,应该说,防灾抗灾能力强使得灾害危害程度低;一旦受灾,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量小、相对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危害程度高。 所以说,防灾抗灾能力强使得灾害危害程度低;一旦受灾,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量小、相对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危害程度高 【课堂小结】 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受灾体 灾情 定义 灾害 事件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危害程度 地域差异 自然灾害的影响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 * * * * * * * * * * * * * *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