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目前比较公认的部分标志抗体.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目前比较公认的部分标志抗体 双链DNA抗体—SLE Sm抗体—SLE SS-B抗体—干燥综合症 着丝点抗体--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局限型 Scl-70抗体--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弥散型 PM-Scl抗体—多肌炎/皮肌炎/重叠综合症 Jo-1抗体--多肌炎/皮肌炎 高滴度RNP抗体—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肺肾出血综合症 肝肾微粒体抗体—II型自身免疫型肝炎 平滑肌抗体--I型自身免疫型肝炎 线粒体抗体2—原发型胆汁性肝硬化 ANCA的历史 1982年,Davies等在8例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发现。 1985年,Van der Wouder等首先报告Webner肉芽肿患者中存在ANCA,对诊断具有特异性,与疾病活动度有关。ANCA才引起学术界注意,研究迅速开展。 1989年,Targen发现与炎症性肠病有关。 1999年为止,已召开7次以ANCA为主体的的国际会议。 已发现 ANCA存在十余种特异性抗体。 ANCA对系统性血管炎、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ANCA已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的临床常规项目。 ANCA的两种荧光染色型 -应用酒精固定的白细胞抗原底物片 cANCA:中性粒细胞胞浆弥漫性颗粒样染色,核叶之间有染者 其靶抗原主要是蛋白酶3(PR3). 自身抗原:自身抗原为丝氨酸蛋白酶-蛋白酶3 ( proteinase 3,PR3)。免疫沉淀法证实,其29kDa、30.5kDa及32kDa蛋白为主要自身抗原。该靶抗原为可溶性蛋白,存在于正常中性粒细胞的嗜苯胺蓝颗粒中。非典型性cANCA的自身抗原还可能为杀菌性/通透性增强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 BPI)。 乙醇固定的中性粒细胞 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 临床意义: cANCA可见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主要见于韦格纳(Wegener)氏肉芽肿,约占ANCA阳性率的80-95%。cANCA被认为是活动性韦格纳氏肉芽肿及微多动脉炎的特异和敏感的标志抗体。很多资料提示,ANCA阳性的微多动脉炎,通常与肾小球肾炎及/或肺毛细血管炎相关。该抗体还见于变应性肉芽肿性脉管炎(Churg-Strauss 综合征)等。 PR3-ANCA PR3能降解许多细胞外基质,如弹性蛋白、血红蛋白、Fn、IV胶原、层粘连蛋白 抑制因子:?1-抗胰蛋白酶,可与PR3不可逆结合从肝脏清除,从而抑制PR3水解活性 PR3抗体与PR3结合抑制了PR3与?1-抗胰蛋白酶的结合,PR3抗原抗体复合物在炎症部位分解,PR3发挥水解作用,致血管内皮损伤。PR3在血管炎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被认为是筛选ANCA抗体的标准、可靠的方法。 cANCA进一步确认可使用抗蛋白酶3抗体特异性ELISA试剂盒。 pANCA:中性粒细胞环绕细胞核周围胞浆亮染者,称之为核周型ANCA 靶抗原主要为髓过氧化物酶 ANCA的两种荧光染色型 -应用酒精固定的白细胞抗原底物片 乙醇固定的中性粒细胞 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 自身抗原:pANCA的主要抗原为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其它抗原还有白细胞弹性蛋白酶(leucocyte elastase)、组织蛋白酶G(cathepsin G)、溶菌酶 (lysozyme)、乳铁蛋白(lactoferrin)以及非典型性pANCA的BPI抗原。 临床意义:pANCA见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该抗体可见于Wegener氏肉芽肿,但仅占ANCA阳性率的5-20%,靶抗原主要为MPO。40-80%的微多动脉炎与pANCA/MPO-ANCA相关。大部分资料提示,ANCA阳性的微多动脉炎,通常与肾小球肾炎及/或肺毛细血管炎相关。 pANCA还见于变应性肉芽肿性脉管炎(Churg-Strauss 综合征)、炎症性肠病(通常为非MPO抗原;溃疡性结肠炎阳性率40-80%,克隆病阳性率10-40%)、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系统性风湿病(如RA、SLE、SS、PM及DM等,但许多靶抗原尚属未知)等。 目前已较多用ELISA法进行抗MPO抗体测定。 还应用抗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EL)、抗组织蛋白酶、抗溶菌酶(LYS)及抗乳铁蛋白(LF)自身抗体ELISA进行pANCA的进一步确认。 什么时候使用ANCA? 每一个怀疑血管炎或肾小球肾炎的,只要原因不明 与ANCA自身抗体相关疾病 相关疾病 IIF荧光染色模型 靶抗原 WG cANCA pANCA(少见) PR3(85%)MPO(10%) 显微型多动脉炎(MPA) cANCA pANCA PR3(45%)MPO(10%) 坏死性新月体肾小球肾炎(NCGN) pANCA c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