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PD基因G487A位点突变调控黑色素瘤增殖的分子-昆明医科大学.PDF

G6PD基因G487A位点突变调控黑色素瘤增殖的分子-昆明医科大学.PDF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1 G6PD 基因G487A 位点突变调控黑色素瘤增殖 的分子机制 一、项目基本情况 候选人:朱月春,杨银峰,况应敏,田兴亚,胡滔, 张春华,蔡天池,唐琼玲,李丹怡,吕会茹, 任娜,张正 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项目所属学科:基础医学 任务来源:国家计划 计划名称和编号: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红细胞G6PD 缺乏时溶血机理的 研究》,项目编号2000/01-2002/12、13 万元,主持 人田兴亚。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阿昌族G6PD 基因扫描及其 克隆表达》,项目编号2005/01-2007/12、20 万元, 主持人朱月春。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6PD 与人皮肤黑色素瘤STAT5信 号传导通路的研究》,项目编号2009/01-2011/12、 20 万元,主持人朱月春。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6PD 和 NADPH 氧化酶调控人黑 色素瘤细胞 ROS 水平及 STAT5 活性的分子机制》,项目编号: 2012/01-2015/12、55 万元,主持人朱月春。 二、项目简介 葡 萄 糖 -6- 磷 酸 脱 氢 酶 (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 )是磷酸戊糖途的关键酶。人G6PD 基因位 于Xq2.8,G6PD 缺陷不仅引起新生儿黄疸、药物或食物诱导的急 性溶血和慢性非球形红细胞性贫血等血液病,还与其他疾病如疟 疾、肿瘤、糖尿病、艾滋病等有关。G6PD 缺陷是人类最常见的遗 传病之一,全世界患病人数超过 4 亿;云南省是G6PD 缺乏症的 高发区,并且G6PD 基因变异存在民族及地域性差异,是云南省 少数民族高发的基因变异之一。同时,云南也曾经是疟疾流行区, 而G6PD 缺陷常被认为是疟疾阳性选择的结果。 该研究结合云南地域和民族的特点,在上述4 项国家基金资 助下,应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历时16 年,从云南少数民 族G6PD 基因变异及其溶血机理、到阿昌族G6PD 基因克隆表达及 酶动力学,重点研究了G6PD 在UV 密切相关黑色素瘤发生发展中 的作用与分子机制,构成了从溶血性疾病到肿瘤的G6PD 基因-功 能系列研究并获得了如下发现: 1.调查了云南阿昌族G6PD 缺陷的发病率,鉴定了云南阿昌 族G6PD 新单体型G6PD 487GA/IVS5-612(GC),并从酶动力学 和分子建模阐明了G6PD 487GA 所致急性溶血的可能机理。 2.构建了稳定敲低G6PD、NOX4 表达的人黑色素瘤A375 稳转 细胞株(A375-G6PD Δ、A375-NOX4 Δ),构建了G6PD 过表达的 A375-G6PD Δ-G6PDWT 和 A375-G6PD Δ-G6PDG487A 稳转细胞株。 应用上述细胞模型,从体外内探讨了G6PD 在二酰胺和H2O2 等诱 导人黑色素瘤氧化应激中的作用及G6PD 调控人黑色素瘤增殖的 分子机制。 3.首次应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和鉴定了云南阿昌 族G6PD 新单体型G6PD 487GA /IVS5-612(GC),并从酶动力学 和分子建模阐明了该单体型所致急性溶血的酶动力学和空间结 构特点,以及对中缅边境疟疾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1 (CR1 )基因 G3093T、T520C 多态性的影响。 4.首次发现稳定敲低 G6PD 表达或 G6PDG487A 可降低人黑色素 瘤细胞的生长与增殖,导致细胞周期G1→S 阻滞,并增加对二酰 胺和H O 等诱导氧化应激的敏感性。 2 2 5.首次阐明G6PD 通过NOX4→ROS→c-SRC/SHP-2→STAT3 途 径调控人黑色素瘤增殖的分子机制。 三、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1.朱月春:主持3 项国家基金项目的实施,17 篇主要论文 的通讯作者(含8 篇代表性SCI 论文),作为第导师培养硕士研 究生8 人。 2.杨银峰:鉴定G6PD 487GA /IVS5-612 (GC )新单体 型,1篇代表性SCI 论文的第1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