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華│技│術│
2 S P E C I A L R E P O R T
題 專
導 報
關鍵詞:旋轉工法、電銲拱度、拱度釋放
交通部臺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第一區工程處/五股工務所/主任/黃承郎 1
2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五楊北段監造/專案協理/楊世琛
3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五楊北段監造/主辦工程師/王孟熙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五楊北段監造/主辦工程師/邱旺德 4
No.98 April 2013
122 │ │
摘 要
ABSTRACT
國道1號五股楊梅拓寬段林口跨越橋,為三跨連續鋼箱型梁橋,總長486m,主跨為
216m,鋼梁縱深由4.0m到9.2m,採行臺灣工程界首次引進的旋轉工法。由於鋼箱型梁橋
量體大,箱梁及鋼床鈑採現場銲接施工,依據傳統全橋拱度釋放方式,逐跨銲接至中央
跨之中央閉合處拱度有999.8 mm,除了影響旋轉工法之旋轉及閉合端口的調整,也造成
拱度釋放的困難,對邊跨與旋轉段的閉合益增複雜,經過分段吊裝的電銲拱度計算,依
照吊裝順序與銲接程序的安排,鋼橋中央跨之中央閉合處拱度僅39.1 mm,邊跨最大電銲
拱度亦降到95.7mm,除減少橋面鈑的應力集中及疲勞應力外,相對於跨越橋的尺度(旋
轉鋼橋最小分段為108m),鋼橋於旋轉、閉合僅需考慮結構幾何效應,而無須考慮電銲
拱度。當然,鋼梁與鋼床鈑吊裝及組裝的精度、縱坡與超高之變化,均影響現場銲接品
質,如何解決亦將於文後詳述,提供未來工程上之參考。
1 2 3 4
壹、前言
林口跨越橋採用的旋轉工法,將鋼梁分 林口跨越橋,位於林口臺地進台北盆地-林
成四段施工,為使橋體閉合且符合設計拱度要 口交流道附近,橋址兩側位於路塹邊坡坡腰,
求,需特別考量與處置。因此,先依分段吊裝 兩側邊跨跨徑135M,中央跨跨徑216M。中央跨
的電銲拱度計算結果,進行吊裝與銲接,使鋼 之兩座橋墩P4A01、P4A02分立於中山高速公路
橋面鈑橫向銲道(垂直橋軸方向)電銲收縮量達到 南下及北上車道兩側,分為兩段旋轉段鋼梁(第
最低,且分段釋放拱度,以達到鋼梁旋轉後之 二區與第三區),並於鋼梁旋轉段鋼梁中間閉合 2
精度要求。此外,施工期間受到環境與氣候的 處增設軌道梁。(如圖1)
劇烈變化,加上鋼橋面鈑超高變化大(由3.4%增 導 報 題 專
加到8%,再反向轉為負6.75%),使鋼梁與鋼床
板吊裝及組裝的精度控制更為不利。
貳、施工規劃與檢討
一、地理環境與分區說明
圖1 林口跨越橋施工分區平面圖
No.98 April 201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