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临床内分泌病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临床内分泌病理.ppt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 * * 糖尿病 原发性糖尿病 继发性 糖尿病:炎症、肿瘤、手术等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 (一)分类 (1)胰岛素依赖型 Type 1 ? I型或幼年型 ? 占糖尿病的10%左右。 特点:青少年发病,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 ?胰岛B细胞 ,血中胰岛素 ,易合并酮血症甚至昏迷,治疗依赖胰岛素。 病因: 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由病毒感染等诱发的针对B细胞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B细胞严重损伤,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 1. 遗传:与HLA类型有明显关系 2. 病毒感染:血清中抗病毒抗体滴度显著增高 3. 自身免疫: 90%患者发病后一年内血中可查出抗胰岛细胞抗体;10%的患者同时患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2)非胰岛素依赖型 Type 2 ? 又称Ⅱ型或成年型 ? 约占糖尿病的90% ? 特点:成年发病(>40),肥胖者多见,起病缓慢,病情较轻,发展较慢,胰岛数目正常或轻度减少。一般可以不依赖胰岛素治疗。 ? 病因、发病机制不清楚:与肥胖有关的胰岛素相对不足及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抵抗)所致。   Ⅰ型 Ⅱ型 发病原因 免疫与遗传 遗传与生活方式 发病年龄 青少年 中老年 发病方式 急 缓慢或无症状 体重情况 多偏瘦 多偏胖 胰岛素分泌 绝对缺乏 相对缺乏 酮症酸中毒 容易发生 不易发生 一般治疗 注射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 微小血管病變 眼病變 大血管病變 足部病變 腎病變 腸胃病變 神經病變 皮膚病變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二) 病理变化 1. 胰岛: Ⅰ型糖尿病:早期非特异性胰岛炎。胰岛B细胞变性、坏死,胰岛变小、数目减少,纤维组织增生、玻变。 胰岛内及其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Ⅱ型糖尿病:早期几乎无变化.后期B细胞减少,胰岛淀粉样变性(在B细胞周围及毛细血管间有淀粉样物质沉着) normal 非特异性胰岛炎 Ⅱ型糖尿病:B细胞减少,胰岛淀粉样变性 2. 心血管: ﹡毛细血管、小动脉——内皮增生、管壁增厚变性、PAS(+)物质沉积;细动脉玻璃样变 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 间歇性跛行、坏疽 3.肾脏病变﹡ ①肾脏体积增大:由于糖尿病早期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②结节性肾小球硬化:部分系膜内透明物质沉着,形成结节状,结节外周为毛细血管袢。 ③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基底膜弥漫增生,血管系膜增生 肾小球玻变 ④肾小管-间质损害 ⑤血管损害:动脉硬化,入球动脉和出球动脉 ⑥肾乳头坏死:缺血的基础上对细菌感染更敏感 ﹡Ⅰ型糖尿病死亡首位原因 4. 视网膜: 病史超过10-15年患者50%有视网膜血管病变→视网膜剥离失明(高10倍)、白内 障、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病变。 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小静脉扩张,继而有水肿、出血; 由于血管病变造成视网膜缺氧,刺激引起血管新生及纤维组织增生。 5. 神经系统 缺血性损伤、细胞变性——功能障碍、 肢体疼痛、麻木、感觉丧失、肌肉麻痹等。 6.其它组织或器官病变 可出现皮肤黄色瘤、肝脂肪变和糖原沉积、骨质疏松、糖尿病性外阴炎。 7.化脓性和真菌性感染等 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①胰岛素瘤 ②胃泌素瘤 ③高血糖素瘤 ④生长抑素瘤 ⑤血管活性肽瘤 ⑥胰多肽瘤 1. 胰岛素瘤 ?来源:胰岛B细胞 ?占胰腺内分泌肿瘤的70%~75%,居第1位。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无性别差异。 ?临床:90%为单发,有高胰岛素血症和低血糖 ?大体:大多数肿瘤最大直径1~2 cm,包膜完整或不完整,分界清楚。切面似淋巴结,灰白、均质、质软。 ?光镜:瘤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呈索巢状、腺样或菊形团排列,间质血窦丰富。 ?电镜:可见神经分泌颗粒。 胰岛素(+) ?胰岛素瘤多数为良性,恶性率10% ?而良、恶性的区别主要取决于有无转移或 广泛浸润周围组织或器官。 临床病理联系 临床呈Whipple三联征: ①空腹或体力活动时低血糖发作; ②发作时血糖一般低于50mg/dl; ③提高血糖水平可使症状缓解。 2. 胰高血糖素瘤 较为少见,又称α细胞肿瘤。 多数为腺瘤,单发,中年妇女多见。 大小多在2~12cm,易发生在胰尾和胰体。 肉眼检查和镜下所见与β细胞瘤相似,多为恶性。 临床可引起高血糖、血尿、糖尿、体重下降、皮肤粘膜斑疹和溃疡等症状。 3. 胃泌素瘤 胃泌素瘤(g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