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 那 树 王鼎钧
汕头市潮阳区陈琳初级中学 邱楚珊
了解作家作品:
王鼎钧,台湾著名的散文家。
主要的 散文作品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
《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玻璃》《灵感》等。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树的形象和命运。
3.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感情。
新课导入
树是大自然的强者,茂盛繁密。树是人类的朋友,给人们带来浓浓的绿阴,还有心灵的安慰,但在急速奔驰的人类文明车轮的碾压下,它面临的是怎样的命运呢?今天,我们共同欣赏王鼎钧笔下一棵树的命运,看看那树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吧。
一、 预习展示
1.识记字音、字形
佝偻(lòu) 倒坍(tān) 碾进(niǎn)
引颈受戮(lù)
踝骨(huái) 虬须(qiú) 紊乱(wěn)
周道如砥(dǐ)
一、 预习展示
2.积累词语,识记含义
佝偻:脊背向前弯曲。
倒坍(tān):倒塌。
萌庇(yìn bì):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踝(huái)骨:指树干靠近根的部位。
虬(qiú)须:卷曲的胡子。这里指树根。
预习展示
3.抒情散文
概念: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最大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分类: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
初读文章,感知内容
1.文中的大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2.哪些句子能表现“那树”的痛苦无奈?
自由朗读诗文,思考问题,交流答案
明确: 1
(1)它经久屹立,目睹这大地的沧海桑田,给人以邈远的历史感。
(2)它在大自然的灾祸面前“毫发未损”,似古老而茂盛的生命旗帜。
(3)它绿化大地,荫庇人类,只愿给予,从不索取,无私的奉献,表现了高尚的品格。
(4)它身遭逆境,却不放弃绿的愿望,表现了豁达宽广的胸怀。
(5)它在自己面临杀戮时也要保护体内的国民,让其安全撤离,表现了一种爱心。
明确2
(1)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
(2)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
(3)啊!所以那树,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用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
(4)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5)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
(6)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再读课文,明确主旨
1.哪些句子能写出人类对“那树”愚妄无知?
2.上帝为“那树”作出了怎样的命运安排?
3.作者借树的命运,想要表达什么主题?
再读课文,寻找答案,讨论交流
过度砍伐
土地沙化
?
沙化蔓延
?
洪水肆虐
洪水肆虐
!
顿成泽国
!
!
!
明确1:
(1)计程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
(2)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员以六十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3)伐树的工人什么也没听见,树缓慢倾斜时,他们只发现一件事:那本来藏在叶子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
(4)两个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
明确2:
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
明确3:
通过那树的遭遇,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希望人们觉醒,不要因为自己的利益伤害自然。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既感受了树的无私奉献,又了解了人类的浅薄无知,了解了作者对那树命运和遭遇的痛惜,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愿望。
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的字词。
2.将你喜欢的语段摘抄下来,识记积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