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稿对江苏建设监理协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修改稿 对6.27上海倒楼事故的刍议 江苏科技大学 崔秉安 【摘要】由上海倒楼事故引起,对地下车库后建、基础埋深过浅、PHC管桩优缺点、大楼的水平推力靠谁抵抗、是谁“无知无畏”等问题的刍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 滑移 倾覆 地下车库 基础埋深 PHC管桩 脆性破坏 6月27日晨,雷雨大风天气,上海闵行区淀浦河南岸在建的莲花河畔景 苑小区工地内,发生一幢13层7号楼突然向南整体倾倒事故。6月26日中午,距7号楼百米远(距倾斜的6号楼似较近)的该小区范围内一段长度近83m的淀浦河防汛墙忽然崩塌,位移4m。水务部门认为,防汛墙倒塌与小区楼盘工地堆积泥土过高有关。如此强烈的预警信号,并未引起有关各方对大楼安危的联想和监控,还在继续挖坑堆土至深夜。如当天中午及时采取抢险措施,7号楼也许和6号楼一样,只是倾斜,不会倾倒,可以留着地基加固纠偏处理。大楼一倒,震动上海,震动江苏,很多问题也暴露了,又未必不是好事。7月3日,上海市政府公布倒楼事故原因,紧邻7号楼南侧的地下车库(有两个篮球场大小)基坑正在开挖,开挖深度达4.6m;与此同时,紧贴大楼北侧,在短期内堆土过高,最高处达10m,大楼两侧的压力差使土体产生水平位移,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导致房屋倾倒。对专家组关于事故原因的分析,我是认同的,但对专家组成员的个别论 地下车库该不该后建? 对于楼房是否因开挖基坑导致倾覆的疑问,7月3日,有专家说,“在上海的地质条件下可以进行基坑开挖,但是土方一定要外运。开挖基坑的案例在上海有几百例,上海淮海路、南京路的保护性建筑施工都用过这种方法。倾覆楼房的的施工问题不在于开挖基坑,而在于土方没有外运。”同日,新民晚报A10载,上海闵行南方城小区,紧邻的地下室工地(有两个足球场大小)正在进行挖掘作业,土方是外运的。基坑深约15m。昨晚一场雷暴雨过后,小区居民发现4幢14层高的住宅楼底部墙体开裂,路面沉降,围墙倾斜,与地下室开挖后基坑围护坍塌相关。报警后,有关部门叫停了大面积地下室施工,调来了十余辆满载土方的大型车辆,一车车土方被源源不断地回填进地下室基坑内;4幢高楼的居民被紧急疏散。事实说明,在已建大楼旁挖深坑,风险不能说没有,基坑围护失败的例子各地都有,上海也不例外。因此,一个住宅小区,按照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先建地下车库,后盖相邻的住宅楼,总是比较安全些。开发商不可能将在建住宅楼当南京路上的保护性建筑来开挖地下车库基坑的。 基础埋置深度是不是太浅? 事故专家组表明:原结构设计,经复核符合规范要求。 2.1我们从报纸关于倒楼的多幅图片看,似桩基础埋深仅1m左右,楼高约40m,即基础埋深约为建筑物高度的1/40,远小于规范[1]的1/18~1/20。规程[2]的1/18,更小于老规程[3]的1/15,而相邻的地下车库埋深为4.6m,设计怎能视若无睹,专家又怎能得出结构设计符合规范要求的结论? 2.2著名结构设计专家郁彦,十年前在《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著作中,在基础设计概念一章,有一节专门论述高层建筑基础的埋置深度的重要性,并介绍国外有关资料: (1)日本1982年东京地区规程规定,60m以下高度的建筑基础埋置深度最少要1/10地面以上建筑的总高度,且不小于4m,最大高宽比为4。对60m高度以上的建筑没有提出埋深要求。罗马尼亚规范也有相同的规定。 (2)日本住宅公园,用动态分析法对一栋12层的框剪结构进行分析,考虑土体协同工作,计算结果表明,有地下室建筑的上部结构地震反应要比无地下室的低20%~30%。 (3)日本某科技单位研究一栋处于软土地基上的15层住宅建筑,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基础深度的增加,建筑自振周期减小,并得出小直径桩基只起着半层地下室埋深的作用。 (4)日本计算桩基抗剪的经验办法,当边土标准锤击贯入度为4时,每增加一层地下室,桩承受水平剪力减少约25%,如此当有四层地下室时,桩基即不承受地震剪力;当边土标准锤击贯入度为20时,一层地下室,桩基承受的剪力就减少70%,两层地下室,桩基本上不承受剪力。 (5)美国1971年圣费南多地震,在震害中发现一栋浅埋桩基建筑的桩有如纯鸡腿建筑的底层柱那样,桩头大部破裂。 (6)日本在超高层建筑集中的新宿区,经多次小地震实测,以81.6m深度处的地震加速度为1,地面震动加速度扩大6~7倍。在强烈地震时这种变化不会这样明显,但是这种趋势仍然存在。 从上述资料可以得到这样的概念,基础埋深对建筑抗震有利。高层建筑为了抗滑移,最少应布置一层地下室。这在建筑使用上也需要。[5] 2.3对比一下,规程[2]条文说明,根据我国高层建筑发展情况,层数越来越多,高度不断增高,按原来的经验规定天然地基和桩基的埋置深度分别不小于房屋高度的1/12和1/15调整为1/15和1/18,还取消“高层建筑宜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