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讲坛第二辑-蔡 仪主编.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经济的轴线和艺术的曲线 (上) 马克 思 恩格 斯 论 艺 术 的规律 和特 点 潘必新 历史,是唯心主义的最后避难所,也是 旧唯物主义往往失足 的陷阱。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肩负起一个伟大的历史 使命 ,就是把 由他们创立 的辩证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也就是贯彻 到历史领域 ,把唯心主义从它 的最后避难所赶 出去 。因此在 当 时,马克思恩格斯要着重阐明的是历史科学 中的辩证唯物主义 。 一切真理被发现之后要站住脚跟 ,都不是一帆风顺 的。历史 唯物主义也是这样 。在马克思逝世之后 ,历史唯物主义既遭到敌 人 的攻击 ,也受到青年信徒 的曲解 。曲解和攻击有一个共 同的根 源 ,就是缺乏辩证法 。恩格斯为 了批驳论敌 ,开导青年 ,撰写了 一系列的文章和书信 ,着重 阐明了历史科学 中的辩证唯物主义 。 马克思恩格斯把历史学安放在辩证唯物主义 的基础上 ,从而 在揭示艺术 的根源 、规律和特点方面 ,作出了重大的新贡献。 一    艺术没有自己的历史, 又有 自己的历史 以往 ,人们认为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一个高 尚,一个卑 第 2 页 是绝然对立 ,而不相干 的。这是 由剥削制度所形成 的一种偏见 。 马克思恩格斯超越 了这种偏见 ,不仅发现 了而且正确地阐明了存 在于两种生产之间的关系 。著名的 《 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对 这种关系作了经典性的表述: “人们在 自己生活 的社会生产 中发生一定 的、必然 的、不 以他们 的意志为转移 的关系 ,即同他们 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 阶段相适合 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 的经济结 构,即有法律 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 形式与之相适应 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 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 的意识决定人们 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 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 的意识。” 为 了尽量准确 、恰 当地说 明物质生产和精神 生产之 间的关 系 ,马克思使用 了 “适应 ”、 “制约 ”、 “决定 ”这样一些词 语 。那末, “制约”或 “适应 ”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 ,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 的本源 ,一定 的精神生产 的内容 和性质为一定的物质生产所决定。 与此相关的其次的一点是 ,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 的改造而 改造 。 因此 ,历史地考察物质生产 ,了解每一种物质生产方式 的历 史特 点,是理解一定社会形态下的精神生产 的特征 以及这两种生 产 的相互作用 的基础 。马克思指 出: “要研 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 产之 间的联系 ,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 当作一般范畴 来考察,而是从一定 的历史 的形式来考察 。例如,与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相适应 的精神生产 ,就和与 中世纪的生产方式相适应 的精 神生产不 同。”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 卷 第 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卷 第 分 册 ,第 页 。 第 3 页 从物质生产制约精神生产 ,或者说从精神生产适应物质生产 这个意义上说 (也限于这个意义才能这样说 ),文学艺术没有 自 己的历史 ,没有 自己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 《德意志意识形 态》中写道 :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而 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 的实际生活过程 。 甚至人们头脑 中模糊 的东西也是他们 的可 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 物质生活过程的升华物 。因此 ,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 识形态 ,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失去独立性 的外观 。它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