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ED的使用非常简单,只需打开除颤器、按照语音提示完成病人检查、胸前安放电极片,AED即可自行完成诊断和治疗。从完成检测到发 放电除颤只需21秒, 有望使心脏骤停病人 的抢救成功率提高到 50%以上。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 * ppt课件 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 1.伤病员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 2.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搏动; 3.眼球活动,手足抽动,呻吟。 4.收缩压大于60mmhg。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 * ppt课件 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 * ppt课件 简易呼吸气囊的构造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 * ppt课件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 简易呼吸气囊的目的及概念: 利用器械或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其效果较徒手人工呼吸者优良,更易维持长时间的有效人工呼吸。凡便于携带于现场施行人工呼吸的呼吸器,都属简易呼吸器,或称便携式人工呼吸器。 * ppt课件 简易呼吸气囊的操作方法 (1)将患者仰卧,尽量将下颚拉上,使气管与口腔成一直线,使其呼吸通畅。 (2)清除口腔与喉中任何可见之物 (3)必要时放入口咽通气道,将患者的嘴打开,防止咬伤。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 * ppt课件 4)急救者位于患者头部,将患者头后仰并托住下颚,使其朝上,面向急救者,用面罩盖住患者口与鼻,并以手掌压住使面罩紧贴面部,另一手压缩呼吸球将气送入肺中。氧流量为5~10L/min,频率为12~16次/min。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 * ppt课件 氧气吸入法 目的: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含量及血氧饱和度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 * ppt课件 吸氧的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患影响肺活量者。 2、心脏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致呼吸困难者。 3、中毒,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者。如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中毒。 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等。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 * ppt课件 缺氧的临床表现: 轻度缺氧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四肢软弱无力、继之恶心、呕吐、呼吸浅快而弱、心跳快而无力。随着缺氧的加重,会逐渐出现意志模糊,全身皮肤、嘴唇、指甲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昏迷,最后因呼吸困难、心跳停止、缺氧窒息而死。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 * ppt课件 氧气瓶的构造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 * ppt课件 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 医疗救护站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 * ppt课件 前 言 当您或您身边的人突然发病或者受伤时,您也许会感到茫然失措,那种急切求助的心情是用任何语言都难以表达的。如果您事先具备一定的急救常识和急救技能,那么您在关键时刻就能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 过去,人们曾经将抢救急危症、意外伤害病员的希望寄托于医院和医生,缺乏对现场救护伤员重要性和可施性的认识这种传统观念,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 * ppt课件 往往也就使处在生死边 缘的病员丧失了几分钟 或十几分钟最宝贵的 “救命黄金时间”。 借此机会,在遇到 突然发病或遭受意外伤 害时,能够掌握和正确应用医学常识,及时 施救,最大限度的减轻疾病或意外伤害对伤员 的危害程度,这就是我们这次培训的目的。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 * ppt课件 心 肺 复 苏 术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 * ppt课件 心脏、呼吸骤停是临床危重症,由于心脏骤停患者绝大部分(60%-70%)发生在院前,在发生心脏骤停后,需要在2-4分钟内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术,通过胸外按压,直接挤压心脏产生血液流动,并辅以适当的人工呼吸,为脑和其它重要器官提供有氧血供 。 然而,这一要求仅靠医护人员是很难达到的。目前,我国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至少需要5-10分钟,遇到塞车等交通问题,可能时间更长。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 * ppt课件 由此可见,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最好的处理不是“争分夺秒”地去医院,而是立刻就地抢救。许多濒临死亡的急危重病人是否得以生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目击者卓有成效的及时救护。很遗憾地是,现在大众心肺复苏技术普及率远远低于10%,抢救成功率更远远低于1%。 所以心肺复苏术的普及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有一个心态问题。在发生心博骤停的患者身边是“施救”还是“旁观”就是一个心态问题。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 * ppt课件 在救护现场,目击者也许不少,但旁观、不动手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