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儒学术拾零-陈祖武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一、蕺 山南学与夏峰北学 明清之际的学术界 ,有两个很重要 的学术群体 ,一个是江南 以刘宗周为宗师 的蕺 山南学 ,另一个是河北 以孙奇逢为宗师的夏 峰北学 。这两个学派与稍后 的二 曲关学鼎足而立 ,同主顺治至康 熙间学术坛坫风会 。因而雍正 、乾隆间史家全祖望论清初学术 , 遂将蕺 山学传人黄宗羲与孙奇逢 、李 颙并举 ,而有 “三大儒 ”之 目。至于晚近学术界 以黄宗羲 、王夫之 、顾炎武为清初三大儒 , 则时移势易,视角各别 ,未可 同 日而语 。以下 ,拟就蕺 山南学与 夏峰北学之 间的关系试做一些梳理 ,旨在据 以从一个侧面窥见 明 清 间学术演进 的脉络 。 (一 )孙夏峰笔下的刘蕺 山 明末清初 的近 百年 间 ,是 中 国古代 史 中一个激 剧动 荡 的时 代 。这是一个天翻地覆 的时代 ,也是一个孕育卓越历史人物 的时 代 。刘蕺 山和孙夏峰 ,就都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 的杰 出学术大 师 。他们 以各 自的学术实践 ,不惟开一方风气先路 ,而且影响所 及 ,终清一代而不绝 。 刘蕺 山名宗周 ,字起东 ,号念 台,学者 以其居于蕺 山麓而尊 为蕺 山先生 。浙江 山阴 (今绍兴 )人 。生于 明万历六年 ( 年),卒于清顺治二年 ( 年 ),得年 岁 。孙夏峰名奇逢 , 第 2 页 字启泰 ,号钟元 ,晚号岁寒老人,学者以其晚年所居而尊为夏峰 先生 。河北容城人 。生于 明万历十二年 ( 年 ),卒 于 清 康 熙 十 四年 ( 年 ),得 年 岁。刘蕺 山长孙夏峰六岁,两位是 同一辈人。惟蕺 山于明亡后绝食而逝 ,夏峰则离乡背井,依然在 世三十余年。尽管蕺山生前,夏峰未得一睹丰采 ,但正是在蕺山 故世后 的三十余年间,随着夏峰与南北学者的过从 日久,尤其是 同蕺山学诸传人 的数度往还 ,于是在他的笔下,高山仰止 ,追随 恐后 ,则多见蕺山学行踪影。 孙夏峰笔下的刘蕺山,忧国忧民,志节耿然 。明亡,东宫讲 官刘理顺、兵部主事金铉身殉社稷,金铉即名在蕺山弟子之列。 孙夏峰为文纪念刘、金二烈士,皆论及刘蕺山。所撰 《刘文烈遗 集序》云,天启间,刘理顺 “与刘公宗周、金公铉、吴公甘来, 缌缌为斯道斯 民忧 ” 。而 《金忠节公传》亦称: “刘宗周为少司 空,尝就铉论学,与陈龙正、史可法、朱之冯道德经济,互相劝 勉 。” 对于刘蕺 山的以身殉 国,孙夏峰备极推崇 。顺治十二年 年 )六月,他将刘宗周与方孝孺、高攀龙、鹿善继、黄道 周等五人学行汇为一编,题为 (五人传忠录》。夏峰于卷首有云: “刘念 台叙明理学,引方正学为首,非谓其为读书种子乎 ?倪献 汝叙历代理学,以黄幼玄为终,亦谓其忠孝至性,百折不 回,真 伟 男子也 。” 同样 的话 ,还见于夏峰为黄道周 的 《麟书抄 》所 撰序 。他说 : “刘念 台先生序 明理学 ,以正学为首 。倪献汝序 (理 学 宗 传 》 ,以石 斋 为 终 。… …刘、倪 二 公 ,正 谓 其 节 之 奇 ,死 之 烈 ,忠 到足色 ,方 于理 学无憾 耳 。” 孙奇逢: 峰先生集》卷四,《刘文烈遗集序》。 孙奇逢: 峰先生集》卷八,《金忠节公传》。 孙奇逢:《孙徵君文稿三种 》之二,《五忠录 引》。 孙奇逢:《夏峰先生集 》卷 四,《黄石斋麟书抄序 》。 第 3 页 根据 以上所引述 的材料可见 ,在孙夏峰看来 ,刘蕺 山不惟 以 忠烈名垂史册 ,而且也是卓然成家 的理学大师 。于是在孙夏峰历 时三十年而精心结撰 的 《理学宗传》中,刘蕺 山便 以 “理学而 以 节死 ”的大家著录 。当 《理学宗传》尚在结撰之时 ,顺治十六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