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道路交通监控点及交通诱导屏传输网络建设传输网络工程.doc

个道路交通监控点及交通诱导屏传输网络建设传输网络工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个道路交通监控点及交通诱导屏传输网络建设。 一、传输网络工程设计、施工要求   严格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02-2010)执行。 (二)架空光缆线路安装要求 1、杆路建筑安装要求 (1)电杆的规格及选用 架空杆路全程采用油木电杆,电杆稍径φ14-20厘米。杆路建筑标准杆高为8米,标准杆距为50米,超过65米按长杆档处理。 (2)电杆埋深 根据线路负荷以及对当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情况的勘察,设计中杆路部分的电杆埋深为1.5米,对不同杆高、土壤等情况电杆埋深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木电杆洞深表 单位(m) 电杆 种类 杆高(m) 普通土(m) 硬土、砂砾土 (m) 水田、湿地 (m) 石质 (m) 油木 电杆 6 1.2 1.0 1.3 0.8 7 1.4 1.2 1.5 0.9 8 1.5 1.3 1.6 1.0 9 1.6 1.4 1.7 1.1 10 1.7 1.5 1.8 1.1 11 1.7 1.6 1.8 1.2 12 1.8 1.6 2.0 1.2 (3)拉线装置 架空杆路通常安装的拉线主要有角杆拉线、顶头拉线、双方拉线、三方拉线和四方拉线等,各种拉线的设置和拉线程式要求如下: = 1 \* GB3 ① 拉线的“距高比”(拉距/电杆出土高度)一般为1:1,对于特殊环境、地势受限时,其距高比不应小于1:0.75。角杆外侧无法做拉线时,可改做撑杆,撑杆的距高比一般取1:0.6,最小不应小于1:0.5。 ② 15米以下角深采用单条角杆拉线,15米以上角深采用八字拉线。 ③ 为加固杆路强度直线杆每隔8档设置抗风拉线一处,每隔16档设置防凌拉线一处,当杆路遇到有角杆拉线时,可视作为抗风拉线。 ④ 终端拉线、角杆、防凌拉线上把安装于吊线上方30cm,抗风拉线上把安装于吊线下方10cm处。原有杆路架设拉线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4)架空吊线安装 = 1 \* GB3 ① 杆路上安装一条吊线时,应安装在杆路前进方向车行道的反侧或建筑物一侧,应始终保持一侧通行。木杆上安装吊线采用镀锌有头穿钉和三眼单槽夹板紧固,架空吊线安装在现有吊线光缆的另外一侧,需更换为镀锌有头穿钉与三眼单槽夹板紧固。 = 2 \* GB3 ② 在同一杆路同侧架设两层吊线时,两吊线间距为400mm。 = 3 \* GB3 ③当杆距小于120米时,架空吊线选用7/2.2镀锌钢绞线;杆距大于120米的均为飞线杆距,架空吊线选用正辅吊线跨越装置。 其中: 杆距120-250米时,正吊线采用7/2.2镀锌钢绞线,副吊线采用7/2.6镀锌钢绞线,正吊线终结安装。 杆距大于250米时,正吊线采用7/2.6镀锌钢绞线,副吊线采用7/3.0镀锌钢绞线,正吊线终结安装。 = 4 \* GB3 ④ 杆路长杆档临杆做辅助终结,在防凌杆上做泄力终结。杆路角深在10-15米的外角杆采用同吊线程式的辅助装置,角深在5-10米的角杆采用4.0铁线辅助装置。 = 5 \* GB3 ⑤ 吊线坡度变更超过杆距的10%时,电杆上的吊线做俯仰角装置。 = 6 \* GB3 ⑥吊线接续及终端均采用柱形绝缘子进行连接,要求新设的吊线在每一档内只能有一个接头,吊线交越道口、铁路、河口及超过80米的杆档内不应有接头。 (5)交越电力线防护要求 通信线路与电力网交越时需选用绝缘钢绞线防护。 2、架空光缆安装要求 (1)架空光缆每1-3根电杆上作一处伸缩预留,伸缩弯在电杆两侧的挂钩(用扎带或皮线捆扎)间下垂200mm,并套上400mm长的聚乙烯管保护,聚乙烯管两端与光缆采用胶带缠扎封堵。 (2)新增吊线架挂光缆,光缆挂钩选用25mm规格。 (3)光缆挂钩间距为500mm,允许偏差±30mm;在电杆两侧的第一个挂钩距吊线夹板250mm,允许偏差±20mm;挂钩在吊线上的搭扣方向应一致,挂钩拖板安装整齐。 (4)引上光缆采用φ28/32mm聚乙烯塑料套管保护,并将套管延伸至吊线距电杆1米处,使用皮线绑扎固定。 二、传输网络性能要求 前端设备(视频监控+交通诱导屏)与通过光纤电路接入智慧交通平台。监控中心相应设备至前端设备网络带宽20M,时延不大于20ms;传输误码率不高于10-6 ;包丢失率平均值≤0.3%;包误差率上限值为10-4。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