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2 页
最大 的满足莫过于在与我们如此 陌生 的概念体
系中漫游,关注的焦点总是集中于区别而非相似,这
区别有时深植在 中文与 印欧语系 的语言结构 以及对
其如何销蚀人们的预想的洞悉之中。
葛瑞汉 《非理性中的理性》
第 3 页
第 4 页
面这段 出 自儒家哲学家孟子 的言论 ,刘殿 爵 将
它译成英文,这很可能使即使是最善解人意的西方人也认为,中
国人简直不可思议:
徐子 曰:“仲尼 称于水,曰:‘水哉 水哉 ’何取于水
也 孟子 曰:“源泉混 混 ,不舍昼夜 ,盈科而 后进 ,放乎 四海 。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
皆盈;其 涸 也 ,可立 而 待 也 。故 声 闻过 情 ,君子 耻 之 。”( 《离
娄下》)
第 5 页
尽管没有任何古汉语文本 的英文翻译能够完整地传达原意 ,但
读者对这段文字 的理解困难 ,不是因为翻译的问题,而是 由于对
这一意象 的生疏 ,以及对孔子常常赞美水 的行为莫名其妙 。确
实 ,很少有西方教师在翻译课上能够 朗读此段文字 ,带着孔子
“水 哉 !水 哉 ” (或许更生动再现地 朗读 , “啊 ,水 !啊 ,水 , )
的惊叹而非疑惑不解甚至茫然发笑 。
这段 文字 中 的相反 意象 与泉涌之水 日新月异相反 ,骤
雨初歇 ,雨水终会在 日照下挥发散尽 从一个 自然现象提取,
经过解说或稍加思考便能理解 。然而 ,孔子对水 的赞叹与表述
方式,无论如何,较易使人迷惑不解 。孔子不解荣誉之义,故用
无源之水作类 比推理 ,来说 明自己对拥有名不副实 的荣誉 的内
心羞愧 。孔子赞美水并从 中提取 了一条原则 。这一原则 无
源之物难 以为继 他知道君子应该以言过其实的荣誉为耻 。
在 中国早期思想家 中,对水这一 自然现象感兴趣 的不独孔
子 一人 。水在道 家文 献 中的重 要性 同在 儒家 文献 中一样 。确
实,水的意象是如此弥漫于 《老子》中,以至于学者们通常将水与
道家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同儒家相连 。
不少学者 已经注意到 ,中国的宗教传统不 同于古希腊与犹
太一基督教 ,没有假定一个超验存在 ( )或 原
则 。 中国人也没有诸如 《圣经》这样 的神圣叙事 。人们 已经充
分认识到,印度一欧洲宗教传统的本喻 ( )与西方本
体 论( )哲学关系密切 。然而 ,这一点在 中国思想 中的本
喻则不 明显 。在本书 中我将讨论 ,中国早期的思想家无论属于
哪一哲学流派 ,都假定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着共 同的原则 。人
们通过体察 自然便能洞悉人类 。因此之故 , 自然界而非宗教神
学,为中国早期哲学的许多概念提供了本喻。
水 ,滋养生命 ,从地 下 旧汩涌上 ,自然流淌 ,当其静止时变得
第 6 页
水平如仪,并沉淀杂质,澄清 自我,忍受外在的强力而最终消磨
坚石,可以硬如坚冰而散为蒸汽,是有关宇宙本质的哲学观念的
模 型 。植 物 ,发 芽 ,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