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兵法(一)-三思.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一) 三思 主编 目 录 始计篇 1 作战篇 35 谋攻篇 58 军形篇 92 1 智慧兵法(一) 始计篇 用兵之道始于计谋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国 民的生死,土地及财产的护卫和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 予以认真研究和慎重考虑的。 〔按语〕本篇开卷首先阐述了战争的重要性,指出 战争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告诫国君要审慎地 加以对待,不可掉以轻心。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雄,征战不已,王公贵族往往 把战争的胜负寄托于神灵,每战必祀。 而孙子则首先提出,战争是事关生死存亡的大事, 在祈求神灵之前,必须先要对战争各要素进行系统考察, 把握战争的规律,计算优劣,推断胜负,方可兴师动众。 即所谓,计先定于内,然后兵出于外,用兵之道,始于 计谋。 其实,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虽不直接关系生死, 但在事业上的发达和人事关系的成功上也有似“存亡之 道”,而“不可不察”。我们也要事先有计划,不能兴之 所至,杂乱无章,或虽有计划,但或不切实际,无法实 行,或有始无终,一事无成,因此,认真研究和慎重考 虑是很重要的。 2 智慧兵法(一) 汉昭帝明辨真假 汉武帝崩逝后,8 岁的汉昭帝继承皇位,当时辅佐 朝政是霍光、金日 、上官桀三位大臣。 金日 去世后,霍光与上官桀之间经常意见相背, 产生冲突。 上官桀与燕王一直在商量着如何等待时机,推翻昭 帝,立燕王刘亘为帝。可是霍光是位功勋卓著的大功臣, 因此,欲推翻昭帝,首先必须推翻霍光。 上官桀于是时刻在寻找机会除掉这位阻碍他篡权政 变的人物。 有一次,霍光出外检阅御林军,事后又把一个校尉 调到大将军府里来。 上官桀于是乘机摹仿燕王刘亘的口吻和笔迹给汉昭 帝写了一封信,说霍光出外检阅御林军,居然坐着和皇 上一样的车子,而且擅自调动校尉,所以肯定是心怀异 志,等等。 当时汉昭帝才14岁,他接到这封进谗言的信,看完 后,并没说什么。 霍光听到燕王控告自己谋反,心里很害怕。第二天 早朝时,霍光不敢上朝。 汉昭帝于是传请霍光,霍光伏地请罪,但汉昭帝和 颜悦色地说: “大将军请起,朕知道有人想陷害你”。 这番话使众人都很吃惊,上官桀是惊且惧,霍光则 是惊且喜,他问昭帝为何如此说,昭帝说: “大将军检阅军队诸事务是最近十天内的事,燕王 远在千里之外,怎么会这么快得到消息?即使知道了,马 上派人来上书,也来不及赶到这里。并且,如果大将军 3 智慧兵法(一) 真要谋反,也用不着调一个校尉,写这封信的人倒是别 有用心,朕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汉昭帝后来派人严密查讯假信根由,最后终于弄清 楚上官桀与燕王刘亘的政变阴谋,派霍光把他们一网打 尽,使国家避免了一场内乱。 汉昭帝虽然年少,但由此事我们便可看出他的才干 和智慧,那就是身为领导者,操纵着国家大事、生杀大 权,但他不鲁莽行事,不偏听偏信,善于洞察真伪,然 后才下决断。 如果一个国君不具备识假辨伪的慧眼,必定会使忠 良受害,臣民含冤,严重的时候,还会危及国家稳定, 甚至使历尽艰险建立起来的帝王功业毁于一旦。 贺老总草帽歼敌 红军长征时期,贺老总率领红二方面军从湘西向贵 州进发。一路上,蒋介石派军队对红二方面军围追堵截, 每天派飞机进行轰炸,企图消灭这支队伍。 一天,红军行进在路上,骄阳似火,天气十分炎热。 为避免太阳曝晒,红军都带着草帽。敌机进行低空飞行 时,发现草帽上有红五星,得知下面是红二方面军,就 往下扔炸弹,红军被迫隐藏在附近的树林中,敌机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