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与评论-人保资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与评论-人保资产

分析与评论 (2010 年 第36 期) 本期撰稿:林纯洁 发布日期:2010 年12 月20 日 发达经济体家庭储蓄率未来走势及其影响 持续十多年的发达经济体家庭储蓄率持续下跌趋势已经走到了终点。发达 经济体需要在未来维持较高水平的家庭储蓄率去修复杠杆过高的家庭资产负债 表,另外,越难越难以取得的信贷也将抑制居民的债务增长。发达经济体家庭 储蓄率上升将导致全球整体需求增长放缓,结果是降低全球经济潜在增速放缓, 并加重贸易保护主义。 一、发达经济体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储蓄率 (一)美国个人储蓄率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在6%到12%之间。 由于数据来源原因,我们只能以美国个人储蓄率为例来观察发达经济体 1990 年前储蓄率变化。 从 1960 年到 1990 年,美国个人储蓄率波动区间为6%到12%之间,均值为 9%左右。在此期间个人储蓄率几次快速上升都与经济衰退有关,如 1973 年到 1975 年,以及1979 年到 1981 年底。 图1 美国个人储蓄率的历史变化 数据来源:BEA ,人保资产研究部 (二)1995 到2007 年,发达经济体家庭储蓄率持续下跌。 上世纪90 年代开始,美国个人储蓄率开始了连续十多年的下滑。美国个人 储蓄率在 1995 年跌破了6%到12%的长期波动区间;2000 年 1 月,美国个人储 蓄率跌到了3.5%;而到了2005 年4 月,美国个人储蓄率已经不足1%。美国家 庭储蓄率也在2007 年跌到了约2%的水平。其他发达经济体的情况类似。除德 国之外,主要发达经济体家庭储蓄率在 1995 年到2007 年之间普遍出现下跌。 图2 主要发达国家家庭储蓄率 (%) 18 加拿大 法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英国 欧盟 16 14 12 10 8 6 4 2 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数据来源:OECD ,人保资产研究部 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信贷市场快速发展使居民有了更多借款通道,而金融机构也通过各 种手段来鼓励居民借款。 第二,高科技股泡沫破灭和“911 事件”后,发达经济体主要央行大幅调 低利率,降低了借贷成本。 第三,低利率推动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上升,在信心和能力两 个方面鼓励消费者借贷。从2000 到2007 年,虽然美国家庭负债水平几乎翻了 一番至 13.8 万亿美元,但此期间美国家庭财富增值了 27 万亿美元,其中大部 分都是来自于资产增值。从2003 年到2008 年,美国消费者仅仅通过转按揭贷 款新增的贷款金额就高达2.3 万亿美元。 (三)靠不断增加负债来推动消费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通过不断增加负债来推动消费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发达经 济体家庭储蓄率将在可预见的未来回升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支持主要发达经济体家庭信贷高速扩张的条件已经不存在。银行信 贷条件提高,以及对银行业加强监管将限制银行信贷规模扩张;房地产价格下 跌也限制了消费信贷增长空间。 其次,主要发达经济体家庭负债表需要较长时间修复。储蓄率大幅回落使 发达经济体家庭债务占家庭收入比重大幅上升。2008 年英国家庭债务占家庭年 收入的比重高达160%,比8 年前上升了55 个百分点;美国2008 年家庭债务占 家庭年收入的比重也达到了128%。在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工资水平上 升缓慢背景下,发达经济体家庭需要大幅提高储蓄率才能修复自身资产负债表。 所以即使低利率环境依然存在,消费者去杠杆化趋势也将继续。 表1 主要发达国家家庭债务占家庭年收入比重 国家 家庭债务占家庭年收入的比重(% )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