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小肠系与辩证.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与小肠关系与辩证 张延丞 151037K 中医基础理论 1班 【摘要】心居胸中,心包络护卫于外,为心主之宫城。手少阴心经循臂内侧后缘,下络小肠,与小肠互为表里,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其主要功能为受盛化物。分清秘浊,主液。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一是主血脉,具有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不息的作用;另则是主神明,为人体精神和意识思维活动的中枢, 心的病变主要反映在心脏本身及其主血脉功能的失常,心神的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异常。所以,临床以心悸、怔忡、心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神昏、神识错乱、脉结代或促等为心病的常见症。此外,某些舌体病变,如舌痛、舌疮等症,亦常归属于心。心病的证候有虚实之分。虚证多由思虑劳神太过,或先天不足,脏气虚弱,久病伤心,导致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心血虚、心阳暴脱;实证多由痰阻、火扰、寒凝、气郁、瘀血等原因,导致心火亢盛、心脉痹阻、痰迷心窍及痰火扰神证。此外,由于脑为神明之 府,且心与小肠相表里,故将瘀阻脑络证、小肠实热证也一并归于心病证候中讨论。 【关键词】 心 小肠 表里 辩证 表里者,内外也。表里者,内外也。中医讲脏在内,腑在外,相表里即此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居人体的上部,在五行中属火,心阳的温煦作用,有助于小肠的化物功能,使水谷精微转化成气血输布全身,将重浊之糟粕水液下输大肠和膀胱,维持人体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液代谢的正常。小肠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小肠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其中浓厚部分经脾气转输于心,化血以养其心脉。所以心与小肠在生理上是有联系的。 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灵枢·经脉》说:“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隔,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灵枢·经脉》说:“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踩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蠕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脚,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隔,抵胃,属小肠。”心为“阳中之太阳”,称为“火脏”,之所以喻为火脏,其意义在于心有主持阳气的功能特性,心为火脏,与之相为表里关系的小肠即为火腑。《本草述钩元》亦曰:“阳得阴以行其化,小肠因为心主行其气化者也。”“夫心为火主,气者火之灵也,而小肠与之合,心不司气化,而小肠为心司气化之权,又心生血,而小肠即为血化之府。”所以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的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一、心与小肠的辨证与治疗   (一)心主血脉《内经》说,“心主血脉”,“脉者,血之府也”,“诸血者皆属于心” 。心主血,血行脉中,心与脉密切相连,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这种功能是由心气的作用来实现的【1】。心气的盛衰,可以从血脉的改变反映出来,故《内经》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若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脉细弱或节律不整。若心血瘀阻则脉涩不畅或结代等。   (二)心主神志  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现代生理学认为,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是大脑的功能,即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与脏腑有关,而主要是心的生理功能,故有心“藏神”,“主神明”的说法。《灵枢·本神篇》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任,就是担任,接受的意思,指出了接受外来事物而产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是由心来完成的。   心的功能正常时,则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充沛。若心的功能异常时,常可出现心神改变,如心悸不安,失眠多梦,健忘痴呆和狂妄躁动,哭笑无常,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症状。   (三)心主汗 汗是人体津液之一,汗与血同源,因心主血脉,心生血,故汗与心有密切关系。故有“汗乃心之液”的说法。  当心阳虚脱时,汗液随心阳而脱,故大汗淋漓;心气虚时,表卫不固,自汗出;心阴虚时,阳无所附,心液失其敛藏而发盗汗。   (四)心开窍于舌 其华在面  心开窍于舌与“舌乃心之苗”的意思相同。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心经别络上行于舌,因心的气血上通于舌,所以心的气血强与否,往往可以从舌的变化上反映出来。例如,心血不足时舌质淡白;心火上焱时则舌尖红或舌体糜烂;心血瘀阻时则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时,则舌强语謇等。   (五)小肠具升清降浊的生理特性:小肠化物而泌别清浊,将水谷化为精微和糟粕,精微赖脾之升而输布全身,糟粕靠小肠之通降而下传人大肠【2】。升降相因,清浊分别,小肠则司受盛化物之职。否则,升降紊乱,清浊不分,则现 HYPERLINK /w/%E5%91%95%E5%90%90 \o 呕吐 呕吐、腹胀、泄泻之候。小肠之升清降浊,实为脾之升清和胃之降浊功能的具体体现。 (六)心与小肠的关系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