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高密度燃料jp10自氧化结焦的实验研究.docx

毕业高密度燃料jp10自氧化结焦的实验研究.docx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高密度燃料JP-10自氧化结焦的实验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流动法研究了 JP-10在316L不锈钢管壁而上的自氧化结焦,管壁温度为260°C?350°C, 圧力为3.84MPa,实验时间为24小时,流速为0.5ml/mino利用碳烧法测量JP?10的结焦量,其结焦量 在7.52?10.67pg/cm2之间。随管壁温度的增加,JP-IO的平均氧化结焦量和最大结焦量均冇不同程度増 加。利用程序升温曲线(TPO)和场发射扫面电子显微镜(FESEM)对JP-10结焦物的性质和形貌进 行了分析,结果表明JP-10的结焦物主要是无定形碳。 关键词 结焦;温度;JP-10;无定形碳 0前言 吸热型碳氢燃料流经燃料系统时,会吸收飞行器部件的热量并与溶解氧反应形成不 溶物,这些不溶物沉积在燃料系统中,会导致换热器效率降低、发动机部件堵塞等问题, 给飞行器的正常运行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吸热型碳氢燃料的结焦问题是燃料研 究的关键问题。吸热型碳氢燃料的结焦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产生,即低温自氧化(氧 化稳定性)和高温裂解(热氧化稳定性)。自氧化发生在燃料的储存及与燃料管路高温 接触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燃料其发生温度不尽相同,在自氧化过程川,会产生氢过氧化 物和其他一些氧化产物。高温裂解发生在更高温度下,其结焦物的产生一般通过催化裂 解和非催化聚合反应形成。燃料的自氧化和高温裂解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氧化过程中产 生的氢过氧化物和其它一些氧化产物会影响燃料高温裂解过程中结焦物的形成。对于燃 料的高温裂解,国际上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插机理、影响因素、产物及结焦过 程等⑴叫 在自氧化阶段,燃料的结焦受燃料组份、金属表面性质、溶解氧浓度,燃料温度等 的影响。温度是影响燃料退化的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最重要的参数,其对燃料氧化结 焦的影响是复杂的〔⑴。Hazlett等问根据燃料发生化学反应的温度,将燃料的退化划分 为三个阶段,温度<260°C时为自氧化阶段,温度>480°C时为裂解阶段,处于这两个阶 段Z间的为小间阶段。Chin和Lcfcbvrcl,3J的研究表明管壁温度和燃料温度增加时燃料结 焦速率增加。Tevelde和Glicksteid⑷对JP?5及其混合燃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燃 料的结焦速率均対管壁温度敏感。Chin等[①发现燃料温度和管壁温度对燃料的结焦都 有重要的影响,燃料温度的影响大于管壁温度的影响,但对于短停留时间管壁温度影响 大于燃料温度。Balster and Jones〔⑹对十种航空涡轮燃料在145°C?225°C内的自氧化进行 了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速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对热稳注性差的燃料结焦速率随温 度的增加而减小,Zabamick等【⑺认为这种反向关系与燃料中不同的含氧量有关。 JP-10,即挂式四氢双环戊二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单组份高密度燃料,其具有优良 的体积性质、热稳定性和相容性,除作为燃料单独使用外,还被作为燃料添加剂使用。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JP-10的裂解结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JP-10氧化结焦的研究却 很少。研究JP-10氧化结焦对于理解和完善JP-1O的结焦机理及促进JP-10的应用具有 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考察JP?10在自氧化阶段及中间阶段的氧化结焦,对结焦分布规律 及管壁温度对JP-1O氧化结焦的影响进行分析。 1实验部分 1.1实验装置及程序 实验系统图如图1所示。实验段为外径1/8英寸,壁厚0.5mm,长50cm的316L不 锈钢管,其由铜加热器紧紧包裹,利用均匀分布在铜加热器两端的加热棒对其加热。实 验段的管壁温度由插在铜加热器中的两根钳电阻传感器控制,在实验段壁面上每隔5cm 焊接一根K型热电偶,测量实验段的表面温度,燃料进出口温度由钳电阻温度传感器测 量,在本实验屮管壁温度的均匀性可以控制在2°C以内。 每次实验前,实验管用超声波清洗20分钟,并分别用正己烷和酒精对管路进行清 洗,然后用氮气对系统吹扫20分钟以排除管路中的氧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系统压力 稳定在3.84MPa时,加热并开始计时。实验段的管壁温度为260°C、300°C、350°C,流 速为0.5ml/min,实验时间为24h。在本实验中,未对燃料进行预热以模拟燃料运行的实 际工况。在三种管壁温度下,实验管的管壁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燃料的进口温度分别 为 151±2°C, 173±5°C, 210±10°C,燃料的出 口温度分别为 247±2°C, 284±2°C, 331±2°Co 燃料进口温度的巨大波动是由燃料进口温度场未充分发展导致的,由于温度梯度的存在, 当温度计离管壁近时,测量的进口温度较高,反之则较低。实验结朿后,实验管被移除 并切成近5cm的小段,用正己烷和酒精清洗,并用真空干燥箱中在80°C下干燥2小时, 其中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