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检医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贫血:应根据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形态及血红蛋白的测定来诊断和划分轻、中、重度贫血。 2、皮肤及淋巴结: (1)皮肤:健康小儿的皮肤红润饱满,营养不良及脱水的小儿皮肤松弛无光泽。此外,应注意皮肤颜色、弹性、紫瘢、皮疹、色素沉淀、水肿等,以及毛发分布、指甲状态、皮下脂肪厚度。 * 2)淋巴结:全身浅淋巴结分布在耳前、耳后、枕部、颈部、腋窝、肘部、腹股沟等处。检查时,要注意大小、硬度、有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是否融合,正常小儿的颈部、腹股沟淋巴结有时可触及。 3、头面部: (1)颅:注意大小,形态、颅骨缝是否闭合。囟门大小,有无凹陷和隆起,颅骨是否软化。 * (2)眼:检查眼睑有无浮肿、下垂,结膜有无充血、疱疹、乳头滤泡、瘢痕、分泌物,角膜是否透明,眼球运动是否灵活。有无斜视(婴儿在生后三个月内若有轻度斜视,以后可自行恢复正常)。 (3)耳:主要看外耳道有无渗出物(性质、颜色、气味),有无发炎症状及肿、异物等。测试听力是否正常,必须注意检查鼓膜(有无穿孔、内陷等)。 * (4)鼻:注意呼吸是否通畅,鼻腔有无分泌物,要注意有无息肉、鼻中隔偏歪等,大年龄儿童检查鼻旁边窦有无触痛。 4、颈部:检查颈部要注意运动状况,有无斜颈、甲状腺有无肿大以及颈总淋巴结情况。 * 5、胸部:检查胸部首先看胸廓外形,两侧是否对称,有无鸡胸,漏斗胸、肋串珠、郝氏沟及三凹现象,心前区有无突起。 6、腹部:正常儿童的腹部平坦,站立时稍膨出。仰卧时稍凹陷,左右对称。因此检查时要注意腹部大小、形状、腹壁有无静脉曲张,有无压痛、肿块、腹水及肝脾肿大等,新生儿要特别注意脐部,是否有脐疝。 * 7、脊柱与四肢:主要检查形态、运动、关节有无畸形(如下肢膝内翻、膝外翻)运动有无受限,有无杵状指、关节是否有红肿、压痛等。双侧臀纹是否对称,以排除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8、肛门与外生殖器:肛门检查注意有无脱肛、肛裂等。外生殖器检查要注意睾丸位置,有无隐睾或缺陷如:包茎、有无畸形或分泌物,阴囊水肿、疝气、鞘膜积液等。 * 健康检查记录符号: (1)/表示此项未检查; (2)(一)表示正常; (3)ⅠⅡⅢ表示沙眼的程度。 (4)表格填写要一致,没查到阳性体征一律用(一)表示,包括疝气栏。 * 一、眼保健: 目的:普及眼保健知识,早期发现儿童眼总及视力异常以便及时矫治。要求:建立常规视力检查制度。1岁半~3岁儿童图弄视力卡或点视力检查仪,3岁以上用视力表或标准视力表检查。无条件者可先从3岁以上儿童做起。每半年检查一年,或在每年“六一”查体时同时进行。 * 二、听力保健: 目的:将小儿听力筛查及监测纳入儿保工作中,可早期发现小儿先天性和后天性听力障碍 (一)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4月婴儿) 全部新生儿都应进行一次听力筛查,逐步纳入访视内容。 (二)婴幼儿(4月~3岁) 小儿坐在母亲膝上,检查者避开小儿视线在耳后30~50公分处以75~80分贝音量给声,观察反应。小儿听见声音后眼睛或头转向声源。 * 三、口腔保健: 目的:主要是防治龋齿。龋齿是儿童的常见口腔疾病,如不及时防治,可能造成一系列病变,严重影响儿童的营养状况,进而妨碍儿童生长发育。因此,防龋齿应列为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 (一)3岁以下重点检查牙齿发育情况,看出牙个数是否与月龄相符。出牙迟可能与佝偻痛,缺钙缺锌有关; (二)3岁以上主要检查龋齿,发现龋齿及时治疗; (三)开展口腔卫生宣传教育。 * 体格发育评价方法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的参考值按世卫生组织推荐的男女童年龄别体重的中位数“或平均数”为基础,以六等分评价法进行评价,即: 中位数至中位数+1SD之间为中上 中位数至中位数—1SD之间为中下 中位数+1SD至中位数+2SD之间为中高 中位数—1SD至中位数—2SD之间为中低 中位数+2SD为高 中位数—2SD为低 如果所测得数值恰为某个标准的交界值时,按向上靠的原则进行评价。 * 儿童常见病防治 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一)病因 1、维生素D缺乏 摄入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不足,没有及时补充含维生素D的药物。 2、日光照射不足 (1)日光被尘埃、烟雾、衣服、普通玻璃等遮挡或吸收。 (2)地理环境和季节的影响。 * 3、其他因素 (1)生长过速、所需维生素D量增加。 (2)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适宜。 (3)过多的谷类食物含有大量植酸,可与小肠中的钙、磷结合成为不溶性的植互,不易被吸收。 (4)慢性疾病、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疾病和肝、胆、肾疾病均可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 * (二)临床表现: 1、初期:生后3个月左右发病,主要表现为夜惊、多汗、烦燥、枕秃,轻度骨骼改变,血磷、血钙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