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伊藤仁斋功利思想新探.PDF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臺大歷史學報第 46 期 BIBLID1012-8514(2010) 46p.85-113 2010 年 12 月,頁85-113 2010.6.28 收稿 ,2010.10.7 通過刊登 伊藤仁齋功利思想新探 ──以晚年《童子問》的相關詮釋為中心 童 長 義* 提 要 伊藤仁齋(1627-1705)在日本儒學思想史上所享的崇高地位,主要 是因為其儒學思想最初濫觴於非功利主義色彩相當濃厚的朱子學體系,最 終卻能在朱子學居壓倒性主流的環境下,於江戶元祿年間(1688-1703 ) 開創出反朱子學的「古義學派」。然而,其思想體系內亦有諸多自相矛盾 而無法自圓其說之處,尤其是有關「至聖孔子」與「亞聖孟子」之間對「功 利」問題看法不同的質疑,伊藤仁齋始終依違於二者之間,捉襟見肘,無 法提出圓融而會通雙聖的做法。  這種思想體系漏洞的產生,一方面很可能來自於仁齋無法完全擺脫險 峻的政治情勢,尤其是五代將軍德川綱吉畸形政治的壓力;另一方面,仁 齋在七十三年的生命裡,也未能徹底跳脫兩千年儒學傳統性的內在束縛。              關鍵詞:伊藤仁齋 功利主義 儒學傳統性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10617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Email: tomtung@ntu.edu.tw 。   86 童 長 義 一、前言 二、《童子問》形成期的幕府政治背景 三、《論語》「功」、「利」意涵整合作為「功利思想」 概念的基礎 四、伊藤仁齋的功利思想 五、結論 一、前言 歷史上文化思想發展的多數經驗是:一旦某一個經典源頭確立之 後,傾向保守的後起思想家或行動家便會根據這個經典原型,或者抄襲 模仿,或者踵事增華,隨著各種物質及人類心智條件的加入,在後續的 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一套自成水系的大河般的傳統。而較傾向激進者, 則可能照準這個先行的經典原型為參考座標,或者改弦易轍,調整方向, 座標移轉;或者更激進地,經正反辯證後提出南轅北轍的另一套對抗性 經典,以此衍生出一個座標系,或甚至是另一個對抗的傳統。當然,在 極保守與極激進的兩極之間,還會有各種程度的變化,形成思想文化的 多樣性光譜。不管是因襲傳承或別開門戶,後世的學術思想論爭多數總 會逆流而上,以經典源頭作為展開論述的座標基點與權威依據。 就源生於東亞中國河洛文化脈絡中的儒家而言,從孔子《論語》經 典的確立開始,後起的思想家與行動者也因其保守或激進的傾向,以各 自經歷的不同政治、社會背景與生命經歷,在《論語》解釋的大傳統之 下,於後世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派別。孔子所生的春秋時 代結束不久,進入戰國時代,道術即為天下裂,傾向內在義理心性的孟 子,與傾向外在禮樂經驗的荀子兩派學說於焉形成。雖然孟荀兩派學說 對孔子思想的解釋畸重畸輕,但都不礙其屬於儒家大傳統支流的正當 性。到了宋代以後,進而形成了特別明顯的儒學兩大對抗主流,以及另   伊藤仁齋功利思想新探──以晚年《童子問》的相關詮釋為中心 87 一派相對微弱的支流──即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長期對峙, 與浙東「事功」學派(或稱「功利」學派)。思想家或思想學派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