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总 =sectionpages 3 3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总 =sectionpages 3 3页
2014年北京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7 黄河之水天上来 同步试题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皋兰山(gāo gě) 霁雨初晴(qí jì)
狂飙(biāo piāo) 巉岩(chán chān)
2.规范书写词语。
3.选词填空。
描绘 描写
1.古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形象地( )出黄河源头之远、流程之长。
2.这篇文章( )的是水边生活的水鸟。
造就 成就
3.学习( )未来。
4.黄河( )了有“塞上米粮川”美称的河套平原。
4.根据意思写词语。
1.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
2.蛇类曲折爬行的样子,曲折延伸。 ( )
3.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 )
5.分别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黄河流程约5500千米,流域面积近75万平方千米。 ( )
2.刘家峡、李家峡和龙羊峡等几大梯级水利枢纽就耸立在这里。 ( )
3.此时,举目上望,蒸腾的水汽像云雾一般在空中盘旋缭绕,形状如蘑菇,似竹笋…… ( )
4.偶尔,会欣赏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妙画面。 ( )
6.按要求写句子。
1.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平静地流淌。(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浓郁的一种香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峡的秋天很美。(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一写。
查找有关黄河的资料,了解治理黄河的情况,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欢乐岛。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千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这里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经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我们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关,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巅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只有一个地球|人教版新课标.docx
-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中华星|西师大版.docx
-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最后一头战象1|人教新课标.docx
-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试题- 浮冰上|鄂教版.docx
-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试题-“嗵嗵”|长春版.docx
-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试题-“真美”与“真糟”|长春版.docx
-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试题-1 毛主席在花山|教科版.docx
-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试题-2 山洪一样的掌声|教科版.docx
-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试题-3 香山的红叶|教科版.docx
-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试题-4 夹竹桃|教科版.docx
- 六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8.1、8.2古文两篇、巨人的花园|西师大版.docx
- 六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9 顶碗少年|北京课改版.docx
- 六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10 “钢琴之王”的微笑|北京课改版.docx
- 六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13 林海 |北京课改版.docx
- 六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14 鼎湖山听泉|北京课改版.docx
- 六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17 珍珠鸟|北京课改版.docx
- 六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18 小狗儿与大画家|北京课改版.docx
- 六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25 狼牙山五壮士|北京课改版.docx
- 六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埃及金字塔|长春版.docx
- 六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教科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