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应力混掌E土架抗弯加固有限元分析
包钢主要用柬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和砖柱,也常用来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和桁架弦杆和腹
杆。湿式外包钢由于可大幅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主要用来加固承受很大荷载的受压构
件。
3、增设支点加固法
增设支点加固法是在梁、板等受弯构件跨中增设支撑、支柱、支架等构件,形成一
个交点。梁、板在跨中增设支点后,减小了跨度,从而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承载能力,并
能减小和限制梁、板的挠曲变形。
支点分刚性支点和弹性支点两种:通过支承结构的轴心受压或轴心受拉作用将荷载
直接传给基础和柱子等构件的为刚性支点,支承结构的变形远远小于结构的变形,可按
照不动支点考虑,对结构承载能力的提高程度较大;通过支承结构的受弯或桁架作用间
接地传递荷载的为弹性支点,支承结构的变形和结构的变形属同一数量级,加固后结构
的承载能力提高幅度比前者小,但对使用空间的影响程度较低。
4、外加预应力加固
预应力加固法是采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或型钢撑杆对结构构件或整体进行加固的
方法,特点是通过预应力手段强迫后加部分一一拉杆或撑杆受力,改变原结构内力分布
并降低原结构应力水平,致使一般加固结构中所特有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得以完全消
除。因此,后加部分与原结构能较好地共同工作,结构的总体承载能力可显著提高。预
应力加固法能提高构件刚度,具有强度加固,刚度加固的二重效果,适用于大跨结构加
固,以及采用一般方法无法加固或效果很不理想的较高应力应变状态下的大型结构加
固。
5、粘钢加固法
粘钢加固法是在混凝土构件表面用特制的结构胶粘贴钢板,以提高结构承载力的一
种加固方法。该法始于60年代,优点是简单、快速、不影响结构外形,施工时对生产和
生活影响较小,在国际上它也是一种适用面较广的先进加固方法,不仅在房屋建筑中应
用,公路桥梁也普遍采用。但是使用粘钢加固有很多不便之处,钢板比较笨重,运输、
安装不便,钢板容易锈蚀,另外钢板的长度有限,连接不易,在钢板粘结到结构初始,
需要模板支撑,此外对钢板的表面光滑要求也比较高
6、纤维加固法
纤维材料(FRP)以其高强,轻质,耐腐蚀,耐疲劳,施工便捷等优点而为人们所认
j--西大掌萄E士掌位论文 预丘‘力混事B土渠执奢加固有限元分析
碳纤维比其他纤维有更高的强度和弹性模量,不会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反应而引起松
弛,从而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3
CFRP混凝土结构加固
13.1CFRP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CFRP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技术最早产生于瑞士联邦实验室“3,Meier应用
由欧洲统一规范要求桥梁承载能力提高N40吨级货车标准,故欧洲的大批旧桥均需进行
加固。国外学者对CFRP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在美国和加拿大,苦于盐害严重,
约有60万座桥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如果要全部新建,约需耗资三万亿美元,故北
美国家已对CFRP材料逐渐发生了浓厚兴趣,美国混凝土协会(ACI)已成立了专门委员会
并已成为当今的一大热门研究课题。加拿大己建立了相关的研究开发基地,并编写了
CFRP的有关规程条例。特别是在美国旧金山、洛杉矶地震,日本阪神地震和台湾“九.
二一”地震后,人们认识到采用CFRP片材粘贴加固结构物的方法十分简易方便和可靠,
CFRP的加固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于是投入了大最人力和物力进行研究。在欧洲、瑞
士、奥地利、意大利、比利时、希腊、瑞典、法国和德国等许多国家均采用此项加固技
术,瑞士的Sika公司应用CFRP加固工程己逾1000项。 。
我国在土木工程中应用CFRP材料的研究较早,几乎与国外同步,但由于价格等的原
因应用较晚。1998年开始应用后,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一些重要建筑应用了CFRP
加固,从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加固修复发展到加固桥梁、隧道、水利工程,从加固混凝
土结构到加固砌体结构、木结构及钢结构,可以说得到了广泛应用;从研究方面来看,
国内已有很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进行了各种试验研究、撰写了很多高质量的文章“7侧,
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其研究内容有梁、柱、板、节点、构造连接、耐久性、CFRP的应用
等方面。
各国学者首先研究了加固后粱的承载力,延性,刚度变化情况,研究发现用碳纤维
加固混凝土结果可提高结构的弹性阶段,增加刚度与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