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一字征仲,号衡山居士,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明代著名的画家,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杰”。出身仕宦,常与名士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交游,时称“吴中四才子”。文征明的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全才。正如王世贞所言:“吴中诗述徐祯卿,书述祝允明,画则唐寅伯虎,彼白以专技;精诣哉,则皆文先生友也。而皆用前死,故不能当文先生。人不可以五年,信夫,文先生盖兼之也”。其为人处世、诗文书画无不为人所仰慕。文氏在嘉靖中后期成为“吴门画派”的;领军人物,开创的“文派”影响了吴中地区的几代画家。吴宽称他“书画为当代宗匠,用笔设色,错综古人,闲逸清俊,纤细奇绝,一洗丹青谬习”。由此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生平与性情文征明良好艺术修养的形成,首先应追溯到其家庭的影响,良好家庭环境也培养了他温雅的性情。性情的不同,在某种程度而言对艺术特色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其父文;林(1445-1499年)为成化壬辰进士,曾官南京大理寺丞及温州知府,是一位清廉的官员。张咏《吴中人物志》记载:“其先衡山人,世为武胃。大父从其兄兵中,署散骑舍;人来浙江,因家长洲。父洪,乡荐授沫水教授,林举成化壬辰进士,除永嘉令,有族能。改知博平,召还朝,补南京太仆寺垂。”文林对文征明寄予厚望。文氏八九岁时语言犹不分明;,文林却毫不气馁道:“此儿他日必有所成,非乃兄所及也”。文林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为其请了最好的老师。其文师吴宽,画习沈周,书学李应祯,此三人皆一代名流。文征明从;师于他们,在诗文书画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优良的家庭教育,亦造就了文征明温和的性格与广阔的胸怀,这也使他交往广泛。《新倩籍》说他“性专执,不同于俗。不饰容仪,不近;女妓,喜淡薄。铸类有小过,时见排抵。人有薄技,亦往往叹誉焉”。因此在他身边聚集了一大群文人。《明史·文征明传》中有云:“吴中自吴宽、王鳌以文章领袖馆阁,一时名士;沈周、祝允明辈与并驱驰,文风极盛。征明及蔡羽、黄省曾、袁裹、皇甫冲兄弟稍后出。而征明主风雅数十???,与之游者,王宠、陆师道、陈道复、王毅祥、彭年、周天球、钱毅之属;,亦皆以词翰名于世”。不难看出,在吴宽、王赘后,文征明开始主持吴中风雅,并“与之异轨而齐尚,日欢然无间也”。生于官宦之家的他,最初的理想是求取功名,但“十试有司;,每试辄斥”。从26岁起至53岁,居然考十次,但都未中,求仕之途可以说是非常坎坷。五十四岁时由诸生被举荐为翰林待诏,编修国史。进入官场后看到宫廷纷争,官场险恶,;遂萌生去意,故不满三年就借辞职还家,筑室称“玉磐山房”,于是便“杜门不复与世事,以翰墨白娱”。最终顿悟到了多年谋求的仕途之道并非其真正归宿。曾写《病起遣怀》诗以;明志:“潦倒儒宫二十年,业缘仍在利名间,敢言冀北无良马,深愧淮南赋小山。病起秋风吹白发,雨中黄叶暗松关;不嫌穷巷频回辙,消受炉香一味闲。”此后他抛弃一切杂念,书;画成为他晚年最大的快乐与追求。从事书画创作三十余年,名声喧赫一时。四方求诗文书画者极众,堪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书画者纷至沓来,以致“海宇钦慕,缣素山积”。但文;氏对于豪贵富商之请,则片褚不易得,尤其是王府中人,求其笔墨更是万难。对倚官仗势者尤为反感,作为好友的何良俊深有体会,“衡山先生于辞受界限极严,人但见其有里巷小人;持饼饵一薯来索画者,欣然纳之,遂以为可免。尝闻唐王曾以黄金数纷,遣一承奉贵捧来苏,求衡山作画。先生艰拒不纳,书不肯启封。此承奉遗巡数日而去”。其人生信念可见一斑;。文氏淡泊名利,金钱不系于心。《双玉堂丛话》说:“文征明家居,郡国守相连车骑,富商贾人珍宝填溢于里门外,不能博先生一赫蹄”。也正因为如此,其时作伪者纷纷,使得“;四夷贡道吴门者,望先生里而拜,以不得见先生为恨。然诸所欲请于先生,度不可,则为募书生、故人子、姻党,重价购之。以故先生书画遍满海内外,往往真不能当赝十二”。文征;明19岁开始学画,26岁拜一代大家沈周为师,毫无疑问受沈周画风的影响甚大。沈周长文42岁,可以说是前辈大家,但却很看重这个学生。而文征明也极为尊重这位老师,常称;沈周为“我家沈先生”。文嘉的《先君行略》中记道:“(文征明)性喜画,然不肯规矩模拟。遇古人妙迹,惟览观其意;而师心白诣,辄神会意解。至穷微造妙处,天真烂漫,不减;古人。时石田先生沈公周为公前辈,雅重公文行,见公所作小幅,亦极加叹赏”。两人在作画上为师徒,在文学上却互相切磋,有很多唱赠诗作。沈周有《赠征明》诗:“老夫开眼见;荆关,意匠经营惨淡间。未用荆关论画法,先生胸次有江山。”但文氏并未专师一门,而是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和吴镇;,兼取赵孟頫枯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则取法郭熙、王蒙,布景繁密,造
文档评论(0)